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0
春天是一个希望的季节,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是一个生命相互承接转换的季节,是一个关于青春爱情和美好未来的季节。农民在田野里播撒谷种,青年人在风中播撒爱情的种子,人们都在心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踏春习俗
清明节可算是春天最大的一个节日了。在清明节期间,有寒食习俗,有郊游踏青,有祭扫陵墓,有放风筝等一系列活动。清明节,最早来源于汉族的寒食节,而寒食节起源于古代人们的禁火寒食习俗。此习俗最早产生于周朝,因三月份正是草木复苏,气候干燥,多雷鸣闪电之时,容易发生森林火灾,为维护生态平衡,当时便产生了禁火寒食的习俗。之后,慢慢演化为寒食节,以后寒食节与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又与郊游扫墓结合,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清明节,而其中寒食禁火的习俗已经不存在了。
踏青,又*游。古时也叫寻春、探春。清明节正是春回大地,四处生机勃勃的时候。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宋代诗人昊惟信在《苏堤清明即是》中说“梨化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对当时人们清明踏青的盛况作了生动的描绘。在古城泉州,踏青也叫“踏草青”。据说在从前,泉州深居简出的妇女,偏偏在这天,倒很自由,都可以到山上去踏青;而在这一天,孩童们也唱念着踏青的歌谣,以应佳节:“踏草青,踏草青好呢呢!年年像草青。”
放风筝更是春天里的一桩大乐事。大家都知道,风筝因形如鹞鸢,又叫“鹞子”。据史载,始于春秋战国,能匠鲁班首创“木鸢”,“乘风而飞”,这是我国最早的风筝。后来用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上竹梢,风入竹梢,声如筝鸣,才开始叫“风筝”。明清时,民间十分盛行。而且在古代,人们放风筝,还包括着一项古老的习俗———“放晦气”。人们往往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去,认为这样就可放走“晦气”。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有一段关于林黛玉等人放风筝不仅仅是娱乐,也还保留了“放晦气”这一古老习俗。
无独有偶,“放晦气”的风俗,不仅我国有,国外也有。例如我国的近邻朝鲜,在每年的风筝节上,人们都把自己的苦恼一一写在纸做的飘带上,然后缚在风筝上。当风筝飞上天空后,他们就把放风筝的绳子割断,风筝随风飞走了,这样,人们认为自己的苦恼也随之消散了。
侗族人的庆春仪式
春天来了,万物萌动,万象更新,勃发的春水唱着春之歌,欢乐的小鸟唱着春之韵,滚滚的春雷传扬着春之魂,在这样的季节里,普天下的民众,也同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习俗,歌颂着生机盎然的春天,歌颂着生命力涌动的大自然。
春天的节日:为了丰收
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到来的最早的标志。在我国古代,立春这天,官府都要举行鞭打春牛的迎春大典。所谓“春牛”就是用土塑成的牛。立春这天,地方官要亲自鞭打春牛,表示春耕即将开始,以劝农家务本力耕。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希望百姓重视农耕,因此皇帝在每年立春都要如期举行耕田的典礼。这一习俗在汉代已开始,王充《论衡》讲汉代塑土为牛,牛身旁还塑有一男一女,各执耒耜,像农夫农妇。鞭打春牛时,老百姓纷纷捡起从春牛身上落下的土块和五谷,拿回家,放进自家的牛棚和仓库里,以预示本年必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立春这天,在我国广西境内的侗族也要“舞春牛”,他们除了精心照顾自己的耕牛外,还要用竹篾、棉、纸等制作春牛的道具,由两个后生合舞着,紧随春牛后面的是农夫农妇扮演者,他们扛犁耙,挑粪桶,有捞鱼虾的,也有送茶送饭的。“舞春牛”的队伍跳着各种有关农耕的舞蹈,把春牛舞到各户去,每到一户,都要为户主道几句吉利话,主人则笑逐颜开。
在各地的春祭仪式中,许多祭祀都是为了祈求丰收的,或是欢庆春天到来的。例如中亚的吉尔吉斯人,立春时要欢度“开春节”,开春节到来时,正值鲜花盛开的季节,也正是农民开始春耕的时刻,他们要推选出最受尊敬的老人来耕开第一垄,之后,人们在街头载歌载舞以欢庆节日,而且那一天家家户户要用大麦、小麦等七种以上粮食做成“克缺”饭,以预祝丰收。在越南,人们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举行春耕仪式,这天全寨老少聚集在“寨神”林区,设立供桌,祭寨神,随后头人手持砍刀,砍倒一棵小树,一棵芭蕉,并用锄头挖一小块地,表明春耕季节已经开始。同样地,在拉丁美洲,每当春天开始时,印第安的部落首领,要象征性地从事农业生产,他用装有金尖头的木橛掘出第一个穴坑,点上种子,以表示一年的耕种从此开始了。
立春之后就到了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这句民谚在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而且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地区家家户户要在清晨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以预祝一年风调雨顺。
美好的春天多彩的习俗
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更有一些奇特的庆祝春天的节日。如我国桂北地区的壮族同胞在播种之前,要过“牛王节”。牛王节又叫“开秧节”,据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当牛王节到来时,人们要给耕牛放耕一天,并牵牛下河,替牛刷洗全身;而且人们还要上山采集几种树叶,用煮出的汁水浸泡糯米,次日蒸熟,糯米饭呈紫红色,叫做“乌饭”。乌饭要先送给牛吃,然后人才吃。
在贵州清水江畔的苗族村寨,在每年农历的三月,沿江两崖的苗家人都要聚集在一起,欢度“姊妹节”。“姊妹节”又叫“吃姊妹饭”。按传统习俗,在“姊妹节”里,苗家人都要吃姊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上山采摘的野生植物的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姊妹节”那天,人们都聚集到清水江畔,江边人山人海。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踩着鼓点跳芦笙舞。暮色降临后,老人们离去,宽阔的草滩就成为了青年人社交恋爱的场地,他们借此机会互相结识,谈情说爱。
云南大理的白族则是在苍山洱海之间进行欢快的“绕山林”活动,“绕山林”其实是在紧张的栽秧之前的一种游春活动。每年参加“绕山林”的群众成千上万,男女老少排成长蛇阵,边唱边舞,从大理出发,顺着苍山、洱海一直走三天,最后来到大理的三塔,沿途青年男女纵情歌舞,恋情依依。在哀牢山上的哈尼族人,每当山茶盛开的四月来临,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个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时,就得回答布谷鸟说“我听见了”,以表示对春天的欢呼。然后人们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里,用黄米饭花做成金黄的糯米饭,虔诚地向布谷鸟敬献。而且在这一天里,姑娘、小伙身着节日盛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春天的盛会”,并借此机会选择对象,谈情说爱。入夜,家长会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田里,这就是“开秧门”。
而我们所熟知的傣族“泼水节”,时间大约就在清明节的前后。泼水节是一个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欢日。这一天,村寨中的青年男女,一清早便往山中摘取野花树枝,带到佛寺中供佛。而全村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装,聚集佛寺,听佛爷念经。然后把一尊佛像抬到院中,用清水浴佛,为佛“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为戏,直至遍体淋漓,进而四处*,尽情泼洒行人,以表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