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0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1
意思是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既写出了苏轼游赤壁时的天气,也反映了苏轼的悠闲自在。
出自《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全诗(节选)如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译文如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1
就景来说表现悠然宁静,文人的优雅情趣,扯远点是远离官场,回归自然,再远了就悟出人生意义是淡泊和纯净的快乐而不是戚戚汲汲。其实就是被贬了,郁郁,然后表达自己胸襟坦荡不在乎,毕竟还能寄情山水,饮酒赋诗,追求自然永恒的美。大概类似李白喝酒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2
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便是一种宠辱不惊,内心自是一片风平浪静的结果,有一定的人生境界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3
既写出了苏轼游赤壁时的天气,也反映了苏轼的悠闲自在。同时也突出了作者雕刻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