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15
豆浆中加进酱油,食盐和蛋白质就碰头了。食盐原是蛋白质的冤家对头,它一进入豆浆,就会迫使蛋白质从水中沉淀出来。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样,蛋白质胶粒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在水中“游荡”了。可是加入食盐后,情况就不同了。原来食盐是个电解质,它在水中会电离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这些离子吸引水分的能力都比蛋白质胶粒来得强,因此它们不但吸引溶液中的水分子,而且把蛋白质胶粒周围的水化层中的水分子也“抢”过来,使水化层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假如蛋白质胶粒是带正电的,那么电解质解离出来的负离子就会“挤”到蛋白质胶粒周围,结果使蛋白质胶粒所带的电荷被“中和”了。蛋白质胶粒借以使自己稳定的两个“法宝”都破坏了,这时当两个蛋白质胶粒再碰头时,就会合并在一起,一并两并蛋白质胶粒就会越变越大,最后就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了。
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 但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
望采纳!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16
有句俗话叫卤水点豆腐。
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16
食盐
因为,豆浆是用黄豆做的,
黄豆中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机盐和部分水溶性维生素,
食盐会迫使蛋白质从水中沉淀出来,
豆浆加食盐后出现的白花花,就是沉淀出来的蛋白质。
做豆腐时向豆浆中入盐卤或石膏,道理也和上面讲的一样。
还有豆浆里的蛋白质变质会非常快,
也很容易凝固。
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17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