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43
是中国古代的治墨名家大师,廷硅墨在历史上很有名。原姓奚,奚廷硅。后由南唐后主李煜赐姓改称李廷硅。
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的宗师奚廷硅曾用黄山松松烟为原料,制做出“丰肌腻理、光辉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因此,深得南唐后主李煜的厚爱,并赐给“国姓”,奚廷硅改称李廷硅。黄山松的材质较马尾松为优,可供建筑、桥梁、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的原料,并可采割松脂。
易砚产于狼牙山下易水河畔,相传始于战国,记载盛于唐代。《易州志》、《墨史》载:唐代易州的奚超继承了祖敏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易砚”。五代时奚超与子奚廷硅因避战乱迁居安徽歙中,成为“徽墨”和“歙砚”的宗师,奚廷硅被唐皇帝赐予国姓“李”,改名李廷硅。以后易水砚墨技艺再传至广东肇庆,出现端砚,可见易水古砚在中国名砚中出现最早。历史上“易墨”、“易砚”均为珍品,深得历代文人墨客珍爱,更为皇室显贵垂青,选为历代宫廷贡品,其历史地位在中国砚史上举足轻重。
徽墨的由来
徽墨产于安徽省歙县、休宁等县,因这些地方历史上属于徽州管辖,故称为徽墨。徽墨由南唐李廷硅创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传,李廷硅原姓奚,原籍河北易州人,祖传造墨。在唐末,五代时期,为了逃避战乱,奚廷硅随父奚超到安徽翕州安居下来。他们就地取材,以黄山古松取烟,再用鹿胶、玉屑、成脑、珍珠、生膝等做原料,改进易州制作之法,制出“坚如玉、纹如犀、争如漆”的好墨。此墨问世后,受好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封奚廷硅为墨务官,并赐“国姓”,全家改姓李,故也称为“李墨”。从此驰名天下,徽墨不仅是书画的必需品,而且还具有药用功能。相传,宋朝皇宫里有一位太医,他不但医术高超,而且还能写一手好字。有一天,有位大臣的夫人来太医处看病,谁知一起近他的案头,就被案上的墨味熏得呕吐不止。自此,太医经常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一次,他为病人取药,当拿阿胶时,突然想到:既然阿胶添加几味草药,制成具有香味的墨呢?他立即开出一方“治墨”药方,派人送交李廷硅。不久,根据太医开出的药方,李廷廷硅特制出了一盒盒药用墨。从此,太医用这种墨给病人开药方,再没有现过病人闻墨而呕吐的事。有一天,太医由于过度辛劳,不觉伏案而睡,右手掉在砚池里了。待人把他叫醒时,猛一抬头,忽然鼻子出血不止。太医顺手朝鼻子一摸,顿时,鼻脸全黑了。但血却不流了。太医恍然大悟,原来这墨可以止血。自此,李廷硅造墨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朝廷下旨命徽州每年进贡徽墨1000斤,世上文人学者都以徽墨为宝,当时流传着“千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此墨的特点是“落纸色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舐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
参考资料:中国信息报 龙岗视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43
王珙,明诗人。字廷硅,号竹居,常熟人。生当元末明初,处士终身。隐居于虞山北之萧溪,植竹万竿,吟咏其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竹居治生之余,不废吟咏,华幼武一流也。诗嫌太熟。”又引李世贤评语云:“其诗和平典雅,质不近于俚,澹不流于枯。”为月泉吟社派。著有《竹居诗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44
一、“李廷硅”中的“硅”写错了,正确写法应该为“李廷珪”
李廷珪是五代时南唐易水(今河北易县)人。造墨名家奚鼐之孙,徽墨的奠基人。其制造的墨号称“天下第一品”,现存“翰林风月”墨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人物生平
1、李廷珪7岁起就入侍后唐太原留守孟知祥。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孟知祥出征西川(今四川),李廷珪随其入蜀。后唐应顺元年(934年),孟知祥在蜀称帝,建立后蜀政权,授李廷珪军职,累迁奉銮肃卫都虞侯。同年七月,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不久,后汉将领赵赞向后蜀求援。李廷珪受命率大军接应,刚出子午谷就听到赵赞被后汉将领王景崇所*弃城逃走的消息,于是退师,无功而返。李廷珪被授以兴元节度使,后又历任捧圣控鹤都指挥使,领蜀州刺史,雅州永平军节度;右光圣都指挥使,领山南节度;阗州、保宁节度,护圣控鹤都指挥使等职。
2、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后周攻后蜀,李廷珪任北路行营都统,抗击后周,结果抵抗失败。秦、成、阶3州皆为后周军所取。李廷珪上表待罪。然而,孟昶不仅没有对他治罪,反而授以左右卫圣诸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等要职,从而引起朝野反对,迫于*,李廷珪只好自求解除。不久.李廷珪又被加兼侍中、成都巡检史。随后又改任遂州、武信军节度,领本镇及保宁军都巡检使。
3、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年)冬,宋太祖命忠武军节度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骑军郡部署,率兵山凤州路讨伐后蜀。次年正月。孟昶命太子孟玄哲为元帅.李廷珪为副元帅到剑门抵柜宋军,孟玄哲听说剑门已经失守,连忙逃回成都,并与李廷珪合谋,“弃军西奔,所过尽焚其庐舍仓廪乃去。”正月初七,后蜀降宋。李廷珪归顺宋朝后,被授为右千牛卫上将军,于宋乾德五年(967年)去世。
4、唐朝末年,社会*,随父李超携家至安徽歙州(今歙县)居住。父子以造墨为生,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一万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44
正确名字是李廷圭,五代十国时南唐制墨名家,歙州人,原籍河北易水(今属河北保定),原姓奚。祖父奚鼐为唐朝后期制墨名家,得祖敏制墨之法,以松树之烟为墨,称奚鼐墨而闻名。唐末战乱,奚氏避乱,迁居歙州,因当地多松,仍以制墨为生,成为歙墨的开创者。廷圭之父奚超也是制墨名家,后廷圭为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姓李,改名李廷圭。
廷圭所制之墨坚如玉,且有犀纹,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时与澄心堂纸、龙尾砚、智永笔并称四宝,曾为南唐和北宋御用之墨。宋宣和年间,曾出现过“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4:45
li你找的可能是李廷珪
五代时南唐易水(今河北易县)人。造墨名家奚鼐之孙,徽墨的奠基人。其制造的墨号称“天下第一品”,现存“翰林风月”墨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朝末年,社会*,随父李超携家至安徽歙州(今歙县)居住。父子以造墨为生,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一万钱。
也可能是李廷贵,男,1954年4月出生,汉族,河南南阳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党。大学工程硕士,在*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接受过在职教育。任广州市*常委会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5年12月,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也可能是李廷贵:哲学教授。曾任*民族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贵州民族学院代理院长 (正厅级),贵州省苗学研究会会长,贵州民族经济研究会会长,《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主编。首创贵州省苗学会,影响甚大。是“苗学”学科的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是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颁发的*特殊津贴,终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