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50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8 14:28

1、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当时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在决赛中与前苏联队遭遇。为了大洋彼岸的观看需求,这场男篮决赛被安排在当地时间晚间11点45分开球。

2、但以为夺金如探囊取物的美国人却被当头泼了盆冷水——前苏联队半场时以26比21领先,下半场甚至一度拥有两位数优势。

3、好莱坞大片般的英雄绝地反击在第4节还剩6分钟时开始上演,分差逐渐被缩小。终场前10秒,美国男篮仍以48比49落后,球权在对方手中。此时,凯文·乔伊斯阻止了前苏联队的传球,道格·科林斯拿球后反击,遭到亚历山大·贝洛夫犯规。最后3秒,前者两罚命中反超比分,美国人已经开始提前欢庆。

4、历史性一刻就在此时发生。前苏联队最后仓促一攻未果。但就在终场哨响美国人以为金牌到手时,裁判却提出回表到终场前3秒,重新比赛。场地很快被清理干净,美国人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前苏联队员伊万·艾德斯库后场底线长传球找到此前赔上关键犯规的亚历山大,后者在篮下用假动作晃开两名美国队员出手,球打板入筐。

5、绝杀生效。美国人当即提出申诉,但最终以2票支持对3票反对被驳回。这场比赛被当作最伟大的时刻载入后来的俄罗斯篮球史。

6、第二个3秒究竟是否该有,至今都是悬案,但前苏联人在有效时间内命中绝杀却是不争的事实。

7、原本比赛的最后3秒,前苏联队在科林斯执行第2罚之前试图请求暂停,但裁判未予理会,在美国篮球规则中也不允许这样做。美国队开始庆祝的同时,前苏联队则冲向裁判,质疑这3秒的判罚。

8、此时,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伸出3个手指,支持了前苏联队的诉求。美国人至今对其举动耿耿于怀,认为他根本没有权力左右比赛结果,而裁判慑于其地位和影响力,最终做出了回表3秒的决定。

9、多年后,琼斯告诉美国篮协,他当时只想追求程序正义,根本没想过前苏联队能真正打成一次绝杀进攻。

10、即使这3根手指算是琼斯履历上的“黑点”,但与这位英国人对篮球事业的贡献相比,实在是瑕不掩瑜。琼斯是国际篮联创始人之一,1932年至1976年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也是推动篮球入奥的关键人物之一(1936年柏林奥运会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外,他还为中国篮协1974年恢复在国际篮联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都做出了努力。

11、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创立的奈史密斯名人堂在19年向威廉·琼斯颁发了贡献奖。2007年,琼斯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6 01:13

俄罗斯。《绝杀慕尼黑》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2:33

绝杀慕尼黑》是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是一部表达坚忍不拔精神的剧作。

与传统好莱坞式的体育片不同,该片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将最后前苏联男篮对美国男篮的整场比赛几乎都还原了,基本上两队每一次得分都有交代。所以尽管在走进电影院之前,仅从片名大家就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是决赛跌宕起伏的过程,却依然让大家看得热血沸腾。

表面上看,《绝杀慕尼黑》是一场篮球赛的重新演绎,实际上,《绝杀慕尼黑》通过一场直观的比赛,表达了战斗到底的意愿,观众所感动的不仅是曲折的剧情,也感叹生活中的奇迹。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17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在比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苏联国家队在最后的三秒里拼尽全力,最终使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2:34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

这场较量堪称篮球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争议的一场比赛。事后,美国人认为比赛结果有失公允,拒绝接受银牌。至今那12枚奖牌还躺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

抛开输赢和裁判方面的争议,比赛本身仍十分精彩。而在观众本身带着心理预期和提前知晓结局的情况之下,电影依然拍得跌宕起伏,令人热血沸腾。恰到好处的节奏,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关键场景气氛的渲染使得它极具身临其境的感染力,故事背后的时代背景又赋予作品黑色幽默式的讽刺。

电影中有两条最为关键的线,一主一副,一明一暗。

在明处的主线是新上任的前苏联篮球国家队主教练加兰任,在记者发布会上放出要战胜卫冕冠军美国队的豪言壮语,以此为目标,背水一战,最终带领队员们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

在这条主要的故事线中,每个角色都被刻画得生动立体,他们各自在通向胜利的路上困难重重,彼此之间又矛盾频出。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加兰任,新的训练方针总是被队员们质疑,另一方面为攒钱给儿子出境做手术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谢尔盖·别洛夫有严重的腿伤,不得不强忍伤痛参加训练和比赛。

亚历山大·别洛夫被查出患有绝症,可能时日无多,但他渴求胜利的愿望太过强烈,前期不惜隐瞒病情……

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教练与队员们之间却因理念不合时常产生分歧,胜利的希望一度十分渺茫。

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之间的隔阂逐渐化解,所有人的目标也达成一致:为了创造胜利的奇迹,不遗余力。

加兰任拿出给儿子手术的钱来支付小别洛夫的治疗费用;谢尔盖得知*后为全队打气;原本打算叛逃的保劳斯卡斯,在最后一刻毅然放弃,回归到了队伍之中。

尽管这些事实细节与人物原型的经历不符,存在不少夸大和捏造的成分(比如现实中的保劳斯卡斯其实并未想过叛逃),但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加强了戏剧冲突,也将角色塑造得更为丰满。

电影用了近40分钟的时间,通过各种细节来还原当年那一场比赛,仿佛有种现场观看球赛的酣畅淋漓。影片最后,美国队以50比49拿下比赛,已经开始庆祝胜利,然而因为计时器的故障,现场裁判宣布比赛还剩下的最后的三秒钟。

这极富争议的三秒钟,在电影的慢镜头下,有着绝处逢生的震撼与美感。漫长的三秒钟让观众的移情几乎达到巅峰,随着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屏息凝神。

身患绝症的亚历山大·别洛夫用一记漂亮的投篮绝地反杀,影片内外的情绪也在此刻迎来*。

而这个让人血脉偾张的故事背后,还有一条暗处的副线,就是当时美苏冷战大背景之下前苏联*内的弊端,以及时局的动荡。

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可谓是不遗余力地自黑,片中的诸多描述甚至比当时的真实情况更为夸张。

球队拿了欧洲冠军凯旋回国,在海关却没有名人的待遇,遭遇严格的开箱检查。这个桥段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前苏联各种商品稀缺,尽管*严查外汇和走私,仍旧无法阻挡民众从国外购买物品。

影片中当时前苏联的医疗技术不如美国先进(事实上是否如此存在争议),这是加兰任教练想要带儿子去国外手术的原因。谢尔盖打球后腿疼要靠冰敷,同期的美国队却有立竿见影的止疼药,也体现了这一点。

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样处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之中。电影中有个细节是小别洛夫的女友想与他结婚,却被她的教练告知要五年后才可以。

故事中巴勒斯坦的恐怖袭击在历史上确有其事,被劫持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这桩*恐怖事件也被称为“慕尼黑惨案”。

电影中主角队伍的前主教练宣布他们会在紧张局势下继续比赛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体育竞技才是最高级别的战争。”

这也是《绝杀慕尼黑》想要传达的体育精神:无关时代,无关*,拼尽全力,永不放弃。

每一个挥洒汗水的瞬间都值得致敬,它们永远纯粹,永远令人热泪盈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2:34

《绝杀慕尼黑》还原的是历史上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美国和苏联篮球赛的对决。

我们都知道,提起篮球,美国是制霸世界的。直至今日,美国的职业篮球联赛仍然是全世界最顶尖、最权威的赛制,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而当年那场球赛,是美国36年来第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1971年,美苏关系正处于紧张时期。两国在全球都有话语权,都想要争夺世界霸主的位置。而这时候,慕尼黑奥运会也即将来临,苏联篮球队迎来了他们的新教练——加兰任。新教练口出狂言:要在奥运会上打败美国,拿到冠军。没有人相信这句话能够成真,可是这句话一旦说出口就赌上了国家的尊严,做不到,也要做。

不得不说,加兰任确实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教练,他懂得应该如何训练每一个球员。他带着球员们与美国球员对战,削弱恐惧感,他培养团队的合作意识,让天才球员学会相信队友,不再单打独斗。在他的带领下,球员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决定背水一战。

但是战胜美国谈何容易?比赛中,苏联处于劣势,直到最后三秒,苏联以49比50落后于美国。可是就在美国开始庆祝的时候,转机出现了:场外发球穿过全场,抛到对方篮下球员的手里,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投进了最后一球。

当然关于那场比赛的结果直到现在也存有争议,比如美国媒体一直认为苏联球员犯规。可是当时在FIBA裁定中,苏联获得3票,美国获得2票,裁定苏联胜利。无论是否有争议,结果都是如此,历史改写了,美国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美国是亚军,他们拒绝领奖。

电影没有过多进行戏剧冲突改编,它就是重现了历史。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完成耗时三年,其中运动员的扮演者进行专业的篮球训练超过一年。《摔跤吧爸爸》中的主演练习摔跤也将近一年,我们可以看出,专业题材电影想要成功,专业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从这点来看,剧组是很用心的。

从传递的情感来看,这无疑是很好的热血电影。《灌篮高手》,湘北最后三秒绝杀山王便是致敬这场比赛,于是在看的过程中,我也不免想起当年灌篮高手给我的感动。绝杀慕尼黑,麦迪时刻,瞬息万变的篮球场上总会发生想不到的传奇。这不是单纯的运气,这是汗水浇灌出来的奇迹,是因为热爱,所以上帝在那一刻站在了他们身后。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无论是影视拍摄还是背后的历史,都让人为之热泪盈眶。推荐观赏,你能从中感受到梦想的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2:35

影片着力描绘苏联运动员工资低下,有买不起婚纱的、也有吐槽冠军奖金连出租车司机都比不过的。最重要的,影片还不加避讳地描绘了球员的叛逃,甚至连教练自己都对球员的叛逃表示理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奥运村发生劫持事件后,对球员说:“这是你*的最佳机会。如果你要走,就乘现在吧。” 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前苏联篮球队创历史的击败了美国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22:35

电影《绝杀慕尼黑》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篮球对抗剧,在当时播出来的时候也是非常火爆的,因为这部剧都是很惊险刺激的,结尾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1972年的慕尼黑美苏篮球决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