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记载中的五福田是指哪些?其中一个包括“悲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16:27

福田’的梵语为pun!ya-Ks!etra,巴利语为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size=+0]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size=+0]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size=+0]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 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 (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请参阅《佛学大词典 》)

[size=+0]
附:【福田】《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亩,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记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曰:‘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
  
【福田】《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下种,能得福慧之报,故名福田。

【福田(梵pun!ya-ks!etra,巴pun~n~a-khetta,藏bsod-nams-shin%)】《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谓能生福德之田。即散播布施、供养等之种子,则能结福德之实,故以田地喻之。如行布施时,接受布施者称为福田。《大智度论》卷四谓佛、辟支佛、阿罗汉皆是福田,以其烦恼尽而无余故。《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谓世中之学人、无学人能正其身,口、意亦复然,是为良田,施彼则得大福。《诸德福田经》说僧众之中有五德者,名为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文云(大正16·777a)︰

[size=+0]  ‘何谓为五︰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以此五德,名曰福田。’
  又,《成实论》卷一〈福田品〉谓二十七贤圣为福田,以其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不起烦恼恶业,得不作法,所得禅定皆清净,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以七定善护心,又尽灭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又能度彼岸,及勤求度,故名福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有言,具十法行则称真实福田。如上所述,福田广通学无学三乘人,但其中以佛为最胜福田。
  在各种福田中,佛、佛弟子、修行者等必受尊敬者,称为敬田;父母及师长等必受报恩者,称为恩田;受怜悯之贫者、病者等,称为悲田。此等总称为三福田。另据《杂阿含经》、《维摩经》等诸经典所说,有二福田、三福田、四福田、八福田之区别。兹略述如下︰

  (1)二福田︰《大智度论》卷十二谓有怜愍福田、恭敬福田二种。前者能生怜愍之心,后者能生恭敬之心。《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列举众僧、父母二种福田。谓众僧为出三界之福田,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同经卷五又列举有作、无作二种福田。有作是欲得福报而修福业,即父母及师长;无作谓无欲求福报,唯起恭敬而修,即诸佛法僧及菩萨。《像法决疑经》列举敬田、悲田二种,佛法僧三宝为敬田,贫穷孤老乃至蚁子等为悲田。
  (2)三福田︰《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说报恩、功德、贫穷三种福田。父母师长和上为报恩福田;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为功德福田;一切穷苦困厄之人为贫穷福田。《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说有大德、贫苦、大德贫苦三种福田,大德指佛、菩萨、阿罗汉乃至须陀洹;贫苦指畜生、老病、聋盲、喑哑等;大德贫苦指大德之有老病、贫苦者。
  (3)四福田︰《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举出母、父、如来、说法法师四种福田。
  (4)五福田︰如《华严经探玄记》卷八认为,福田总有恩田、敬田、德田、悲田、苦田五种。如来及塔、菩萨、知识并父母等为恩田亦敬田,圣僧二乘为德田亦敬田,其余乞食及贫人为悲田亦苦田。
  (5)八福田︰《梵网经》卷下举出八福田之说,文云(大正24·1007a)︰‘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又云(大正24·1005c)︰‘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关于八福田的解说,颇有异说。智顗《菩萨戒义疏》卷下说是佛、圣人、和尚、阿阇梨、僧、父、母、病人等八种,义寂、太贤、胜庄等所说同此。智周《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谓佛法僧三宝、父母、师僧、弟子、诸根不具、百种苦等八种,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又列出三说。
  福田之说虽有多种,但其中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为其本说,故阿罗汉有应供之称。后贫穷田之说起,乃称佛等为敬田,贫穷为悲田。中国对于悲、敬二福田,向来盛于供养惠施,日本则多处设有悲田院、敬田院。此外,有所谓能生福德之衣,因此称袈裟为福田衣。
  [参考资料]《长阿含经》卷六〈小缘经〉;《杂阿含经》卷三十五、卷四十六;《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小品般若经》卷八;《大宝积经》卷一一六;《四分律》卷二;《广弘明集》卷二十八;《释氏要览》卷中;早岛镜正《初期佛教と社会生活》;常盘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续;道端良秀《中国佛教と社会福祉事业》。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192174-1-1.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