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9:03
因不适应高原环境引起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称高原病(diseases of high altitude)或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发生于海拔3000m以上地区。有时,急速登上2000m以上的地区也可发生高原病。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很常见,其发病率随攀登高度增加而增加。慢性高原(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病发病率为5%~18%。
急性高原病不在楼主问题范围内
亚急性高原病:
常发生于边防战士,在海拔6500m地区驻扎数周或海拔5800m三个月以上即可发病。症状与急性高原病相似,表现为胸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水肿和红细胞增多症。无慢性高原病发绀和肺泡通气减低。如不尽快转移到低海拔地区或供氧,常可致死。
慢性高原病:
指进入高原半年以上发病或急性高原病症状迁延不愈者,主要发生在久居或世居海拔4000m以上高原的人。
1)慢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恢复者称为慢性高原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手足麻木、颜面水肿,有时出现心律失常或晕厥。
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是对高原缺氧的代偿性生理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发绀和杵状指。血液粘滞性过高者有脑内微血栓形成,可出现短暂脑缺血发作。还可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大,加重肺动脉高压而产生右心衰竭。
3)高原血压改变
久居或世居高原者通常血压偏低。血压低于90/60mmHg时,常伴有头痛、头晕、疲倦和失眠。血压升高者可诊断高原高血压,症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相似,很少引起心和肾脏损害。高原高血压可合并高原心脏病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少数高原高血压患者也可转变为高原低血压。
4)高原心脏病 多见于移居者在高原出生的婴幼儿。成年人移居高原6~12个月后发病。患者有心悸、胸闷、气短、咳嗽。右心衰竭者有发绀、水肿、颈静脉怒张、心律失常、肝大和腹水。有的患者间断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睡眠呼吸暂停和打鼾。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休息 终止攀登、休息和补充液体
2. 氧疗 鼻管或通气面罩吸氧
3. 药物治疗 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恶心呕吐者,肌注丙氯拉嗪;严重者口服地塞米松(4mg,6小时1次)。
4. 易地治疗 返回原地可恢复。
(二)急性高原病(略)
(三)慢性高原病
1. 氧疗 夜间低流量(1~2L/min)吸氧能缓解症状。
2. 药物 乙酰唑胺(125mg,2次/日)或醋酸甲羟孕酮(20mg,3次/日)能提高氧饱和度。
3. 放血疗法 用于严重的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一次静脉放血300~500ml,继而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可临时缓解症状。
4. 易地 转入平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1. 进入高原者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营养状态。高危人群(如儿童及有高原病史者)和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及呼吸道感染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2. 坚持阶梯攀登,进行适应性锻炼。攀登第一天不超过3000m,此后每天攀登300~600m,攀登2~3天休息一天。
3. 进入高原后避免饮酒及服用镇静催眠药,戒烟;防冻保暖;摄入低脂肪、高糖类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大量饮水,防止脱水。
4. 预防用药 如需急速攀登,攀登前24小时预防用药,可选择的药物有乙酰唑胺、地塞米松、西地那非、硝苯地平、沙美特罗、齐留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