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洋泾浜~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0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8:32

洋泾浜,又名西洋泾浜。系黄浦江支流,浜身蜿蜒曲折,西入周泾(今*南路),即今延安东路自外滩至大世界路段。洋泾浜因通洋泾港而得名。明永乐初,黄浦江水系形成后,浜分东、西两段,境内浦东段为东洋泾浜,浦西段称为西洋泾浜。清乾隆后,因沿浦筑上塘,浦东段不再通水,后逐渐淤塞。从此,浦西段便不再冠以“西”字,直呼洋泾浜,浜旁全是田野旷地,其间有弯弯曲曲的泥泞小道和水沟。
英、法两租界相继开辟后,洋泾浜两岸形成两条道路,浜北是英租界松江路,浜南为法租界孔子路。洋泾浜两岸中外商贾云集。外国商人不谙中文,中国人也不懂外文,于是因商业贸易的需要,便产生了一种“用英语词语说中国话”的不规则的英语。
在洋泾浜上有一些略通几句蹩脚英文的人,当外国人来洋泾或经此到县城做生意时,言语不通,这种人便上来自充翻译,获取酬金。上海人称他们是“露天通事”。他们和外国人打交道时,用带很浓重的上海、宁波等口音,用汉语语法拼缀成简单的英语语句,这种似洋非洋的话,人们称之为“洋泾浜英语”。如“我不能”,英文是“I can not”,而洋泾浜英语却是“My no can”;把“两本书”说成“two piece book”,把“让我看看”说成“let me see see”等。这种洋泾浜英语,词汇贫乏,来源混杂,但语言结构简单明晰,很有实用价值。自此,大批外来词首先在洋泾浜传播,有许多词至今还在使用,如沙发、白兰地。土司、色拉、凡士林、水门汀等。有些在旧上海曾广泛使用,而今已经消失。如洋行买办称“康白度(compradore)”,跑街称“式老夫(shroff)”,工头称“那摩温(number one)”,佣金称“康密兴(commession)”,小账称“司昌而(small)”,电话称“德律风(telephone)”,分肥称“哈夫哈夫(half)”,银元称“大拉斯(dollers)”等.
除了洋泾浜英语,还有洋泾浜法语等。以后“洋泾浜”三字成为一种混杂语言的“代名词”。外国人讲的蹩脚中国话,外地人讲的不标准的上海话,带着土音的普通话,都被称之为“洋泾浜”。只要讲“洋泾浜”三个字,人们就知道是指不纯粹的某种民族语言或方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8:33

按《上海闲话》的作者姚公鹤的说法,这是一种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
汪仲贤撰文的《上海俗语图说》中曾记载了洋泾浜歌诀:
来是“康姆”去是“谷”,廿四铜钿“吞的福”;
是叫“也司”勿叫“拿”,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
真崭实货“佛立谷”,靴叫“蒲脱”鞋叫“靴”;
洋行买办“江摆渡”,小火轮叫“司汀巴”;
“翘梯翘梯”请吃茶,“雪堂雪堂”请侬坐;
烘山芋叫“扑铁秃”,东洋车子“力克靴”;
打*叫“班蒲曲”,混帐王八“蛋风炉”;
“那摩温”先生是阿大,跑街先生“杀老夫”;
“麦克麦克”钞票多,“毕的生司”当票多;
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
爷要“发茶”娘“卖茶”,丈人阿伯“发音落”……

“洋泾浜英语”出自广东
“每讲早期英语,往往以‘洋泾浜英语’为代表,却不提或少提‘广东英语’,这实在是本末倒置,应予正名。‘广东英语’才真正是英语在我国传播的最早方式!”“珠江文化丛书——十家文谭”座谈会上,作者之一的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的观点引发了大家的兴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8:33

是指带有方言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8:34

蹩脚,不正宗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8:35

用中文的语序来讲的英语,例如:怎么老是你 How old are you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