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5:56
现实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动的,一个人若无众多的信息来源,几乎不可能做出任何正确的决策。
目光敏锐的决策者能够在别人尚未注意时便发现迹象,并能抓住随之而来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他们能较早地发现下一步该做什么。
有一年,加拿大发生猪瘟,一位美国商人马上意识到,美国肯定会*从加拿大的猪肉进口。于是,他立即调集资金,抢先购进猪肉。几天后,美国果然*从加拿大进口猪肉,这位美国商人因为有效利用了这个信息,大获其利。
如何获得重要的信息呢?哈佛人认为,仅有一颗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你需要处处留心,为萌发灵感准备素材。
处处留心,是杰出人士收集信息的一种普遍习惯。比如著名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就是一个处处留心的人。少年时,他的父亲曾教给他一条重要经验:“不要忘记总带着一枝铅笔,无论什么事,特别是人,都得记下一笔。”奥纳西斯记住了父亲的告诫,他对任何人和事都比别人多留了一份心。
年轻时,他在一家英国人的电话公司打工。最初他是一位电工,但他认为,当总机接线员也许能听到更多有益的信息,对将来的前途更有利。因此,他主动向上司要求换工作,并愿意为做好接线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学习。为了提高能力,他自学了西班牙语,还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他对报纸上的*形势报道和金融信息、行业信息非常关注,总是要一字不漏地读完,并把有关重要内容记录下来。
在工作中,奥纳西斯还特别留意那些商人们在电话中交谈的有关汇率、股票及期货信息,他把这些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跟从报上看到的信息进行对照。渐渐地,他摸索出了一些炒股的诀窍。他对自己选股的眼光非常自信。于是,他将有限的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第一次就赚了三千美元。此后,他在股市上屡屡得手。这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壮大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生意眼光主要来自对市场的贴切感受,而不是知识和智商。所以,商人一定不能关在房里闭门造车想赚钱的招数,也不能指望从书本上获得灵感。一定要走到市场中去,走近最直接的消费者,获得信息,寻找感觉。这是培养生意眼光的主要途径。
在收集信息方面,日本商人是最强的,他们依靠的也是处处留心。
美国国际商业情报公司的托马斯说:“日本人在收集情报信息方面像梭子鱼一样极其厉害,他们什么都不放过,甚至把饭店的菜单也复印出来。他们的工作哲理是:‘谁知道日后什么是重要的?谁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
日本三菱公司特别重视日常信息的收集工作,比如,它要求其北京分公司的员工每周写一篇关于中国汽车工业情况报告,包括汽车的生产状况、市场情况、购车动向以及中国人如何提出购车申请等。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一个代表团,在同我方的一次贸易谈判时,竟然能准确地指出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100多个城市的电费价格,以此证明松下电器在中国的适销性。
当然,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时代,获得信息并不难,如何处理信息、从中发现机会,才是真功夫。正如赫伯特·西蒙所说:“今天的稀有资源不是信息,而是信息处理能力。”因为好多时候,不是缺乏信息,而是缺乏敏锐的判断力以找出有价值的东西。这需要判断力,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联系,更需要灵感和想像力,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做文章。
美国杰出的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在世界上享有“万能博士”的美誉。1921年,他勇敢地踏入“险地”前苏联,在那片土地上,由于哈默的经营思想灵活,善于捕捉有用信息。他在前苏联——这个美国人的眼中钉,大发其财。
有一次,哈默上街想买铅笔,发现德国进口铅笔比美国的价格贵近10倍,他说服前苏联有关领导人,办起铅笔厂。并从德国的铅笔厂聘来了高级技术师,从荷兰引进先进设备,仅半年时间,就投入生产,产量达1亿多支,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曾在1920年颁布禁酒令,导致一大批酒厂倒闭,贮酒的白橡木桶基本上绝迹。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提出了解决美国经济危机的“新政”。哈默根据竞选动态,预计罗斯福将获得胜利。一旦罗斯福当选,就可能实施“新政”,极有可能废除禁酒令,大批酒厂将重新开业,那么,贮酒的白橡木桶必然成为紧俏商品。
哈默马上从前苏联购进大批廉价橡木,着手生产橡木桶。
不久后,罗斯福果然当选为总统并废除禁酒令。一时间,各地的酒厂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市场对白橡木桶的需求量剧增。哈默由于先走一步,大获其利。
每个人都具有逻辑分析能力,能够从罗斯福当选推测出废除禁酒令的商人一定不少,但哈默不去造酒却生产贮酒的木桶,这就是灵感了。
总之,我们想超越竞争者,一个要点是处处留心,获取有用信息;另一个要点是,用智慧审视眼前的信息。你能抓住有用信息抢先出手,胜利就属于你了。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百年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