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4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1
①<形>详尽;详细。《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到纤至悉也。”
译文: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②<动>详尽地表达。《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译文:感恩戴德,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心意了。
③<动>了解;熟悉。《世说新语·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④<动>尽;全部找出。《冯婉贞》:“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
译文:(把)我们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长搏击技术的人(也)不过百人。
⑤<副>全;都。《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1
悉 xī
例:悉,详尽也。——东汉·许慎《说文》
悉,尽也。——《尔雅》
占不悉。——《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
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张释之传》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词不悉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纤悉(详细;详尽);详悉(详细而全面);悉数(一一列举)
例: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陆游《入蜀记》
〈副〉
1. [一个个]全都,[一件件]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悉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悉返侵地。——《清史稿冯子材》
动〉
1. 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详尽的知道,了解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南朝梁· 萧统《文选》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欣悉(高兴地详尽了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来函敬悉;探悉;惊悉;详悉(详细知道)
4. 尽其所有
以公之与民已悉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谓尽其力也。”
悉浮以沿江。——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摘自《百度百科》‘悉’词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2
1.会意,从心
2.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全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全部都可以询问诸葛亮。
3.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报任安书不能详尽的叙述我的意思。
4.详尽的知道,了解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文:丞相诸葛亮了解我的意思。
5.尽其所有
扩展资料
现代意思:
1.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尽悉。获悉。来函敬悉。
2.尽,全:悉力。悉心。悉数。(完全列举,如“不可悉悉”)。
“釆”意为“动物用爪子翻检、辨别食物”。“釆”与“心”联合起来表示“在心中仔细辨别事物”。最开始的本义:详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1
①<形>详尽;详细。《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到纤至悉也。”
译文: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②<动>详尽地表达。《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译文:感恩戴德,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心意了。
③<动>了解;熟悉。《世说新语·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④<动>尽;全部找出。《冯婉贞》:“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
译文:(把)我们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长搏击技术的人(也)不过百人。
⑤<副>全;都。《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1
悉 xī
例:悉,详尽也。——东汉·许慎《说文》
悉,尽也。——《尔雅》
占不悉。——《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
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张释之传》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词不悉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纤悉(详细;详尽);详悉(详细而全面);悉数(一一列举)
例: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陆游《入蜀记》
〈副〉
1. [一个个]全都,[一件件]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悉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悉返侵地。——《清史稿冯子材》
动〉
1. 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详尽的知道,了解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南朝梁· 萧统《文选》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欣悉(高兴地详尽了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来函敬悉;探悉;惊悉;详悉(详细知道)
4. 尽其所有
以公之与民已悉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谓尽其力也。”
悉浮以沿江。——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摘自《百度百科》‘悉’词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2
1.会意,从心
2.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全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全部都可以询问诸葛亮。
3.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报任安书不能详尽的叙述我的意思。
4.详尽的知道,了解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文:丞相诸葛亮了解我的意思。
5.尽其所有
扩展资料
现代意思:
1.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尽悉。获悉。来函敬悉。
2.尽,全:悉力。悉心。悉数。(完全列举,如“不可悉悉”)。
“釆”意为“动物用爪子翻检、辨别食物”。“釆”与“心”联合起来表示“在心中仔细辨别事物”。最开始的本义:详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1
①<形>详尽;详细。《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到纤至悉也。”
译文:古人治理天下,细致到了极点。
②<动>详尽地表达。《柳毅传》:“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译文:感恩戴德,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心意了。
③<动>了解;熟悉。《世说新语·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④<动>尽;全部找出。《冯婉贞》:“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
译文:(把)我们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长搏击技术的人(也)不过百人。
⑤<副>全;都。《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1
悉 xī
例:悉,详尽也。——东汉·许慎《说文》
悉,尽也。——《尔雅》
占不悉。——《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
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张释之传》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词不悉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纤悉(详细;详尽);详悉(详细而全面);悉数(一一列举)
例: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陆游《入蜀记》
〈副〉
1. [一个个]全都,[一件件]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悉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悉返侵地。——《清史稿冯子材》
动〉
1. 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详尽的知道,了解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南朝梁· 萧统《文选》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欣悉(高兴地详尽了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来函敬悉;探悉;惊悉;详悉(详细知道)
4. 尽其所有
以公之与民已悉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谓尽其力也。”
悉浮以沿江。——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摘自《百度百科》‘悉’词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42
1.会意,从心
2.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全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全部都可以询问诸葛亮。
3.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报任安书不能详尽的叙述我的意思。
4.详尽的知道,了解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文:丞相诸葛亮了解我的意思。
5.尽其所有
扩展资料
现代意思:
1.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尽悉。获悉。来函敬悉。
2.尽,全:悉力。悉心。悉数。(完全列举,如“不可悉悉”)。
“釆”意为“动物用爪子翻检、辨别食物”。“釆”与“心”联合起来表示“在心中仔细辨别事物”。最开始的本义: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