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5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05:37
“乌托邦”一词是源自于公元1516年英国人摩尔,是他本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所提出的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国度。他说“乌托邦”位说于一个小岛上,岛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从事农业(因为民以食为天),而除了农业外每个人需有另一项专长,如 木工,铁工,泥工等...但没有制衣,因为每个人都穿同样的衣服而且都是自己做的,布料则是向公营仓库拿取。为何每人都要穿同样的衣服呢?因为穿同样的衣服,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追逐虚荣的问题出现。
在乌托邦的人,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早上3小时下午3小时,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其时间就是自由时间,而每人都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摩尔觉得读书可以培养人们的精神层面,人文素质,把人们从肉体的劳动中出来。
那为何每人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呢,摩尔认为现在的社会因有太多人不事生产,或是为了满足少数人虚荣的*,而从事一些无意义的工作,如果这些人皆来从事生产工作,那每人的工作时间只工作6小时就可以了。
另外摩尔认为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所以在乌托邦是没有私人财产,因为有了私有财产一样会产生虚荣的心态。
在乌托邦只有分男人,女人和未婚跟已婚,不分年龄。
吃饭时并不*在自家或公共食堂,但在公共食堂用膳,是不用自己煮饭的。到吃饭时间时会响起喇叭声,通知大家吃饭。而在乌托邦里,除了这些并没有其它娱乐场所....如酒吧,妓院。
看到这里你们应该觉得很熟悉吧.....没错!*主义所实施的就是现代的乌托邦模式...但并不是摩尔所提的乌托邦,因为有太多人的因素无法克服!
至于楼上所提到的英国人摩尔所写的《乌托邦》,其实这本书全名的应该叫做《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书中的主张是:
1、反对国王的好战喜功,指出战争是唯一适宜于野兽的运动,然而任何一咱野兽都不像人那样频繁地进行战争。战争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雇佣军是国家的主要祸害;
2、人民贫穷不能使国家太平,杀戮不能根治犯罪,圈地运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他指出,在*国家里,包括老百姓自身在内的一切都属于国王,只是由于国王开恩而不曾取的那一部分才成为每个人的私有财产。而一些谋臣却主张,老百姓有钱便有自由,便会犯上无礼。他认为,仅仅他指出,在*国家里,一大批贵族一事不作,专靠别人养活自己,对佃农尽力盘剥,锱铢必较,自己则讲究穿着,纵情吃喝,奢侈无度,结果穷人遍地,盗窃成风。盗窃犯是不应被处死罪的,因为生命比财产更贵重。他说:“一个人使别人丧财就得自己丧命,这是很不公道的。我认为,幸运能给我们的财富全都比不上人的性命的宝贵。“但对于除盗窃外便走投无路的人,随你想出什么惩治的办法,也还是要从事盗窃。”他认为防止盗窃的办法不是严刑,而是给予谋生之道,同时应当引导人民,教育他们懂得法律,与其罪后严惩,不如罪前防范。但最重要的是国王要关心人民的福利,而不只是关心自己的财富。
莫尔说,有一个国家,国家很大,治理得宜,对罪犯的惩处不用杀戮而用劳动,罪行较轻的,既不坐监牢,也不带镣铐,而是在身体自由的情况下派出为公众服劳役。
3、人们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私有制是社会贫困和灾难的根源。
在私有制下,富人终日游荡,奢侈豪华。穷人辛勤劳作,牛马不如。
他指出,任何地方,如果“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学生而摆脱不掉的贫困灾难的担子。”
他认为,“达到普遍幸福的唯一道路是一切平均享有”,主张建立一个“共有共享”的社会,一切归全民所有,人人劳动,不为吃饭问题而操心,每人一无所有,而又人人温饱富裕。
莫尔还批判市场和货币。毫无用处的黄金反而比人值钱,废除货币,才能消除社会贫困,才能铲除罪恶。“贫穷似乎是仅仅缺乏金钱所造成,一旦金钱到处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至消失了。”
4、乌托邦按照民主制建立城市联合国,官吏定期选举产生。人人熟悉法律,因而没有律师。实行信仰自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05:38
西方乌托邦思想虽可追溯得很远,但其的发展和眩目的繁荣还是在近代——自托马斯·莫尔以降。是莫尔造出了“Utopia”这个词并开创了这一运动。
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正式刊行之前,曾在致他的朋友伊拉斯莫斯的信中谈到这书,他开始还是直接用拉丁文“Nusquama”(“乌有之乡”),后来,在1516年11月12日致伊拉斯莫斯函中,莫尔第一次把希腊语中的“ou”和“topos”缀合为一个新词“utopia”,其中“u”是拉丁文对“ou”的译法;表示否定和没有,“topia”是“topos”的变形,表示地方,地区。这看来还是“乌有之乡”的意思,然而,“u”和希腊语的另一个词“eu”(表示好、理想、完善、繁荣等肯定意义)也有一种联系,后来,在莫尔书正文的前面,虚拟了乌托邦一位诗人的诗句,诗中认为自己的国家合适的名称并不是“utopia”而应称之为“eutopia”——“一个福祉之乡”(a place of felicity)。在此,前缀“u”看来既可以使人联想到“ou”(否),也可以使人联想起“eu”(好),而玩心甚重,有新词癖的莫尔甚至是有意开这样一个玩笑也未可知,要不他为什么不直接用“nusquama”呢?他也许故意让这个词带上一点隐含有双重意义的模糊性。这样,“utopia”这个词可以说一开始就有否定和肯定两层含义,它否定的是地方,肯定的是制度,合起来就表示“一个美好的、但子虚乌有的地方”。
这样,我们就不妨简明扼要地说,一个是空想,一个是理想;一个是虚拟、假托、想象与非现实,一个是美好、幸福、可欲与令人向往,这大概就是乌托邦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特征了。用“理想”(ideal)一词可以表示这样两层意思∶既表示“好”又表示“非现实”,但我们在此还是想先区分开这样两层意思,故而我们在此使“理想”主要表示“好”的意思,而用“空想”表示“非现实”的意思。说“空想”可能言重了一点,因为在我们现在的语汇中,“空想”已带有一些贬义,但在此我要请读者留意我是在并无贬义的情况下使用这词的。
参考资料:http://www.phil.pku.e.cn/personal/hehh/xszz/dxll/15.htm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81875.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05:38
就是理想国,理想的世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05:39
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