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豚电动车行驶中刹车电路是短路还是分开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0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12

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的后起之秀,一直在世界电动车市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一直存在着各类各样的问题。特斯拉一直被称为电动车品牌中的豪车系列,一辆最普通的Model 3系列至少都要27万元,特斯拉的Model S系列起步售价更是达到了74万元。但是在中国市场中,特斯拉糟糕的售后服务、无底线的甩锅、自燃、电池故障、系统Bug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即便是这样的特斯拉依旧没有被抵制,并且依旧为广大电动车车主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01 特斯拉在中国出了那么多事还没被处罚?
前段时间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就发表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讲话,他说就在所有的电动车企业都还在拼里程和续航能力的时候,特斯拉早就已经几乎超越所有的车企了,就是这样一个质量或许还不如国产电动汽车好的企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了哪里?
特斯拉在中国的事故不可谓是不多,这些年所频频曝出的特斯拉事故细数不完,更让人无语的是特斯拉恶劣的售后服务态度与甩锅的行为。
2020年6月,在江西一辆特斯拉的Model 3本来正常行驶在公路上,但是突然开始提速并且刹车失灵,速度从45公里每小时直接提升至127公里每小时,车主无法控制住特斯拉,最终导致特斯拉撞向路边失火,车主被紧急送往医院才成功挽回了性命。
2020年8月12日,温州陈先生驾驶着买了五个月的特斯拉在寻找停车位时候,特斯拉突然减速失控,刹车也出现了失灵,以时速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向了墙壁。
事后经检查,这场事故造成了陈先生腰骨碎裂,大小肠都有截断,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对此特斯拉中国方面没有任何的解释,最生气的是陈先生找到当时销售特斯拉的人员,被告知无法赔偿但是如果还买特斯拉的话可以有优惠。
2020年12月,杭州的一辆特斯拉,在突然提速之后直接飞进了温德姆酒店的大厅,事故原因也是由于车辆突然加速无法控制所致。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有媒体报道的特斯拉事故一共有218起,这造成了14人去世和82人受伤。
细致分析特斯拉出现事故的原因可以发现,在特斯拉从2013年开始至今发生的所有事故,由于失控所发生的事故共有150起,其中仅有50起事故没有对人造成伤害。而起火和失火所引起的事故仅有12起,造成受伤的也仅有3起并且都是轻伤。
根据特斯拉对外公布的消息称,在驾驶特斯拉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那么其安全性能就会大于人为驾驶的安全性能。可是在实际中却并非如此,在2020年一整年中,以特斯拉经典的Model X为例,其由于"突然加速且汽车失控"而被投诉的事故比例高达3000%。
根据相关数据数据统计,从2019年至今发生的特斯拉汽车14件事故中,特斯拉仅仅针对三起事故进行了道歉,其余11起全都置若罔闻。并且这道歉的三起事故全部都是因为由于手机端故障和无法充电的小故障,至于加速失控的大型事故特斯拉全部否认是自身问题。
如此蛮横不讲理的特斯拉按理来说应当被市场所淘汰,可为什么还能够还能够在中国市场混得如此顺风顺水呢?
首先是在于选择性较少,虽然比亚迪、大众甚至宝马奔驰等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就连小米、百度都开始造电动车了,可是当前能够称得上智能电动车的只有特斯拉。所以选择上的匮乏造成了大部分消费者只能购买特斯拉。
其次就是面子和颜值问题,中国是个好面子的人情社会,人们往往会根据一辆车的好坏高低来决定对当事人的态度。相比较很多国产品牌的电动车,特斯拉不仅名字上档次,在拥有鸥翼门的同时造型优美,价格上也拿得出手,可以被称为是中高端车辆,在电动车品牌里独树一帜,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会选择购买特斯拉。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的大力宣讲,不仅宣传特斯拉有着最先进的L5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而且拥有极强的电量维持,一次又一次用梦想去忽悠消费者,这是很多汽车厂商做不到。
在如此层层攻势下,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成为首选也似乎成了必然。
02 特斯拉的那些事
特斯拉在中国的事故层出不穷,细数当前的特斯拉,其实存在着相当多的隐患。
刹车系统故障层出不穷
刹车系统是保障车主的最重要一道防线,如果刹车系统失灵,势必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特斯拉处理事情的态度是"事若关己,置若罔闻",这也引来了美国第三方检测机构ODI的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在所有发生事故并且有相关数据的特斯拉事故中,无一例外其出现的原因都是因为驾驶人员"误踩踏板"而引发的。
在特斯拉认定的这些"意外事故"中,通过调查其中97%的踏板数据,能够发现在事故发生之前的两秒内驾驶员的踩踏深度达到了85%-97%,通过数据显示,有90%的车主是有刹车行为的,但是刹车拓本的失效使得其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由于特斯拉是纯电动智能车,所以其刹车系统采用的是线控技术,也就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来对"车辆行驶的深度"进行判断,但是在开车的过程中,特斯拉的系统中存在着极易隐藏的Bug使得在某种情况下刹车就会失灵,造成出现事故的风险。
车品堪忧
除了刹车系统会无故失灵之外,特斯拉的车辆品质也同样令人堪忧。
在特斯拉的车主论坛中,有不少车主说他们最近买的Model Y车型存在众多问题。
有一位是五月份订购的车,结果去取车时发现崭新的特斯拉座椅上却有凹痕,同时他的车辆安全带也松脱,车漆还有小部分脱落。
加拿大的一位特斯拉车主说他的Model 3不耐雪盐,仅仅一个冬天过去,他的特斯拉车漆居然就开始降解了,这让车主无法接受。
一位英国的特斯拉车主说他的Model 3在倒车的过程中,居然方向盘直接就脱落下来,究其原因竟然是方向盘内没有安装固定螺丝。
在一次采访特斯拉的控制人马斯克时,马斯克也亲口承认当前的特斯拉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车辆的生产系统还不健全,很多特斯拉车辆连车漆都未干就送去销售,在品控环节上特斯拉存在很大的问题。
甩锅第一的售后
别的企业可能因为良好的售后服务态度而被消费者广泛认同,但是特斯拉却是因为糟糕的售后服务体系一次又一次登上热搜。
最著名的一次可以说是南昌的特斯拉充电事故。南昌市的特斯拉Model 3 车主涂先生在充电桩充电时,突然车辆剧烈颤抖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连串的故障代码,后来送检之后发现是车辆充电的逆变器烧坏。
本来是一次正常的车辆维修时间,可是到了南昌的特斯拉4S店嘴里,就变成了国家电网的瞬间电流过大,这才由于电流过载烧坏了逆变器。
在2020年发生的11起特斯拉事故中,特斯拉均将事故甩给了他人,将自己的问题撇的一干二净。如果是刹车失灵、加速失控那么原因就是路面湿滑、驾驶人员的驾驶问题,如果是充电那就是国家电网不稳定造成,如果是漏电那就是电池供应商的品质问题,总之就是与自己毫无关联。
这种无理傲慢的售后服务甩锅行为,不仅伤害了特斯拉车主,也让那些想买特斯拉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03 为什么中国还需要特斯拉
特斯拉作为一款电动车,品质差、价格高、保值性差、售后恶劣,可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市场中仍旧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呢?这里面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特斯拉至今能够在中国完整的存活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
全产业链发展
其实特斯拉和苹果一样,对于中国的影响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车企那么简单了,一个特斯拉全产业链在上海的落地,能够带动中国几百上千家企业的发展。
一辆特斯拉,外部主要由外饰、内饰、车身、底盘、充电,内部则有动力总成系统、中控系统、电驱动系统几个部分组成。
以特斯拉的充电系统为例,单一个充电系统就分为高压电缆、充电线、充电强、充电桩几个部分。
高压电缆中的高压直流继电器能够给宏发股份带来业务,充电线中的专用电缆能够给智慧能源公司带来业务,充电*中的金属软链接由长营精密公司提供,而充电桩的建设合作项目由中国联通、众业达、国电南瑞等多家公司承包,充电桩的运营有上海普天承包,充电桩设备则是由万马股份、科士达、中恒电气等几家公司提供。
这还仅仅是充电桩一个组件,就能带动二十多家的公司的业务,一辆完整的特斯拉,则是能够带动成百上千家公司的运转。所以特斯拉的全产业链在中国尤为重要不可或缺。
产业集聚
特斯拉的存在不仅能够带动全产业链公司的发展,同时还具备了产业集聚的效应。
由于运输成本和各项成本的需要,很多电动车制造厂商必须将电动汽车的大部分核心产业公司集聚在一起,而特斯拉当前正是有着这样的吸引力与号召力。
如果能够将全行业的产业集聚在同一个地方,这样就不仅能够提升特斯拉的产业效能,同时对于我国的电动企业产业发展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帮助。
人口规模和吸收
产业集聚必然带来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就业人群的吸收。
我国2021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接近千万,上千万的就业压力需要社会来消化,单独一个特斯拉的产业链就能够带动30~50万人的就业问题,随着当前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斯拉工厂的存在,不仅能够给当地的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拓宽当地的商业规模,同时对于吸引人才、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都有着较大的作用。所以特斯拉就如果苹果的中国工厂富士康一样,不能够仅仅看到其所拥有的负面效应就去否定,其为社会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也应当考虑其中。
如果一款产品不是完美的,那么这个产品所处于的市场必定会充满竞争。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
没有让特斯拉上市至今没有被抵制并不是因为不够资格,只是当前对于大环境来说,扶持特斯拉的积极效果要远大于打压特斯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消费者的目光永远都是雪亮的,特斯拉所拥有的那些产品缺陷和售后服务问题,如若不改正必有一天会尝到恶果。
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说过,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能控制好那个篮子里面发生的事情,现在的特斯拉仍旧处于快速发展中,未来的特斯拉能否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晴转大雪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