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兑付”神话破灭:谁的盛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0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8:30

不出意外,今年将成为信托品种打破刚性兑付的元年。在各类产品危局频出的当下,即便最后时刻各种神秘力量出现成功“兜底”,理财市场对信托产品退避三舍的态度已然形成。
  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告诉我们,当外界对某个事件形成一致预期,便会加速该事件的形成。这一规律在资本市场上屡试不爽。
  然而,市场对信托刚兑的信心正在趋于瓦解。
  记者了解到,此前一家以出售信托为主的第三方销售机构已经全面转身,不再出售任何形式的信托产品。过去几年间,股市疲弱,代销信托产品几乎是这个公司唯一赚钱的出路。现在该公司已经转而主销阳光私募,特别是能够提供稳定绝对收益的对冲型产品。
  而以各种眼花缭乱的形式最终很大程度上流入企业贷款的银行资金池业务也开始追逐对冲类产品。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优质对冲成为信托替代品,渐成业内共识。
  事实上,受益刚兑瓦解的不仅仅是可作为信托替代品的对冲产品。A股——这一在信托重压之下日渐边缘化的市场,或许也将迎来出头之日。
  各个板块之间“你死我活”跷跷板效应,似乎是资本市场绕不开的铁律。2010年,伴随着房地产**的出台,信托业发展高歌猛进,而股市则坠入谷底泥足深陷。
  2009年信托规模几千亿,完全与股市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几年则以舍我其谁的气势“大杀四方”。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信托总规模迅速扩张,连续几年以超过5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底,其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这是股市总市值的一半,与股市的实际流通市值旗鼓相当。

  “如果市场无风险利率都能给到10%以上,谁还会去追逐传统蓝筹的相对高风险低回报呢?”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这几年对股市的影响有两点:蓝筹股无人问津,要求回报动辄30%-40%;二是增量资金有限,A股市场逐渐沦为存量资金的游戏。
  事实上,这几年信托大跃进式的发展,信托产品沾边的品种“鸡犬*”,与2010年之后国家开始出台房地产**不无关系。各种金融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包装,绕道为房地产等*行业提供贷款,获得了高额的回报。
  最极端的情况下,连银行间市场利率都被畸高不下的同业存款连续拉高,致使余额宝[微博]等货币市场基金收益居高不下,造成历史罕见的“钱荒”的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债券熊市。
  “成年人不讲对错,只讲利弊。”韩寒的这句经典台词可能只猜到了故事的开头。还有一句话叫作,“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随着刚性兑付神话破灭,不合理的暴利终究会以某种形式归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