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的词语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9:34

精卫填海 成语解释 原文翻译

【解释】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褒义】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贬义】也比喻徒劳,不自量力。
原文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今山西*治县西。
3、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名自詨(xiā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
9、少女:小女儿。
10、名:名字
11、故:所以。
12、堙(yīn):填塞。
13、为:化为。
14、喙(huì):嘴。
译文
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著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选为满意答案,谢谢~~

精卫填海 原文解释词语...

北:名词活用做动词,向北走 白喙:白色的嘴 溺:淹死 湮:填塞 注:注入,流入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著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 精卫填海全文翻译 (完整,字字落实)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发鸠之山:位今山西长子县西。
柘:落叶灌木。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通「纹」。
喙:鸟嘴。
赤足:红色的脚。
其鸣自詨:指它发出「精卫」之鸣叫声而得名。詨,呼叫。
少女:么女,最小的女儿。
游于东海:在东海里游水、戏水。
衔:用嘴巴含着。
堙:填塞。
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木。那里有一种鸟,其形状如乌鸦,头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它本炎帝之么女,名叫女娃。有一日她到东海游水,淹死再也没回来,变作了精卫鸟。它长年累月地以嘴含着西山的树枝、石头丢入海里,想将东海给填平。

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龚鸣万岁!

精卫填海的文首的词语解释

文通“纹”,既有花纹的头

精卫填海 解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传说为炎帝女儿在东海淹死后所化。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要仔细)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示例 治理改造大自然,要有~的顽强精神。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