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8: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7 23:18
【端午节由来一:纪念屈原】
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最广为人知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被贬谪后流放至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间,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不堪目睹国家灭亡,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他。有渔夫抛掷饭团和鸡蛋入江,希望鱼龙虾蟹吃饱后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一位老医师则倒入雄黄酒,欲药晕蛟龙水兽,保护屈原。这些行为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为了防止鱼龙侵蚀屈原遗体,人们开始划船打捞,后来演变成赛龙舟的传统。
【端午节由来二:纪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端午节也被用来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因父兄被楚王杀害,投奔吴国,并助吴伐楚。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未听从,反被吴国大宰陷害,最终自刎。伍子胥忠诚于国家,视死如归。传说他死后,要求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以观越队入城灭吴。夫差得知后,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革,于五月初五投入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由来三: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还被认为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日子。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溺亡于江中,曹娥昼夜沿江哭泣。十七天后,她也投江自尽,五天后抱出父尸。曹娥的孝行传为神话,县府知事为她立碑,她的孝节被后人铭记。曹娥的墓在今浙江绍兴,她的村镇也被改名为曹娥镇,江名改为曹娥江。
【端午节由来四: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古发现,端午节起源于崇拜龙图腾的百越族。百越族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自认为是龙的子孙。他们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也有少量的青铜器。百越族有独特的印纹陶鼎作为族群的标志。直到秦汉时代,百越人仍有自己的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用于祭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百越人融入汉族,其余部分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使端午节成为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五月五日:恶月恶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认为,五月五日在传统中被视为恶月恶日。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数字重叠具有特殊意义,如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等节日。五月五日也被当作节日来庆祝,与这些节日形成对应。古人认为五月五日的阳气运行到端点,是恶疠病疫多发的时期。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避邪、保健健身。屈原选择在五月初五投江,可能是有意在这一天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