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湘军是怎样剿灭太平天国的,要从湘军角度的资料,不知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3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1:42

能征善战的'湘军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时候,正是满清国运危机存亡的时刻,也是中华民族遭遇大变乱、大灾难的时刻。势以曾公一介书生、一个正在丁忧的京官(侍郎在北京说是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角色)的身份,要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来完成救国家于危亡,解百姓于倒悬的重任。对他这样以读书进身,从未涉足过军旅,又无尺寸地方军政权利的士人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却知难而进,历尽艰险,终于完成了这个“不可完成的任务”,成就了不世功业,使清朝的气数又多延续了半个世纪。 曾国藩可以说是完全在战争中自学成材的,他对建立军队,行军打仗毫无经验可谈,但是他到底是有大智慧的人物。他以史为鉴、以战争为师,从多次失败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策、战阵之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建军标准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太平天国兴起时的中国,正处在刚刚与西方列强“接触”的时期,许多西方的武器已经开始流入中国,中国的战争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阶段。由于清制军队的废弛,清朝必须依靠临时招募的勇营来抵御外辱和清剿太平军。但是勇营的临时性质和组成(从农民中临时征募),使得其素质和战斗力都是很低下的。而且兵力也远少于太平军(天京之役湘军人数达到高峰也才12万人左右,而太平军动辄可以纠集五六十万的兵力)。如何使这些毫无组织的农民和书生迅速的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与勇悍的太平军作战是曾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曾公治军、作战的原则都是基于这种现实而发展起来的。湘军作战的特点与方法也是与这种显示分不开的,总的说来有如下几条: 一、明主客 曾公作战非常讲究主客之道(防御为主、进攻为客)。他认为主强而客弱、主逸而客劳、主有利而客不利,主张以主待客、以逸待劳。他的观点是切和当时中国的战争实践的,当时中队的火器(包括湘军和太平军)都是以前膛的抬、鸟和劈山炮为主。它们射程近、精度差,对无防护的目标杀伤力巨大,但是攻坚能力不足。这样的技术条件,对防守方是比较有利的。湘军的组成大多是憨直的农民和文弱的书生,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战争经验。他们组成的部队并不擅长野战肉搏,与当时久经战阵的太平军是无法相比的。但是湘军有国家支持,有国库、地方财政和士绅财力的支持,所以装备较好,火力较强。采用防守战术、让“贼来扑我”是扬长避短的好方法。 湘军作战,每到一地,必先深沟高垒,严密布防,然后再思作战。而且一般都坚守营盘,决少主动出击。甚至进攻的时候也尽可能反客为主,让对方来采取攻势。比如进攻安庆、九江等地湘军都采用扎营垒、掘长壕围困的战术。先断绝城池与外界的交通,待其因缺粮少食战力低下时再一举攻克。甚至野战时也采用这种方法,安庆战役时,鲍超等人围攻太平军精锐,曾、胡等人多次叮嘱他们要在太平军营垒四周扎营,然后坚守不出,断其粮汲之道,日久太平军自溃。果不其然,不出十日,太平军因为缺水而溃败,两万余悍勇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天京之役,曾国荃筑垒围困天京,李秀成率领数十万兵力猛攻湘军,终于轰塌一处垒墙,曾国荃命亲兵排列缺口后面,轮番释放排,甚至与太平军展开激烈肉搏,在给予对方极大的杀伤之后终于击退太平军的进攻,此役十分惨烈,湘军自身损失也很惨重,为湘军战史上少有的恶仗(关于此战,《湘军记》里描写的非常出色,可惜手中无书,无法摘录)。李秀成反复进攻达四十余天,始终无法突破湘军的防守,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不得不后撤。天京最后在长期围困之后被光复,太平天国从此覆灭。 有意思的是,这种“防守反击”的战术竟然是太平军最先采用的。在天平天国初期就喜欢凭垒据守,使塞尚阿等清军将领吃尽了苦头,后来的“狗逆”(陈玉成)也最擅长“反客为主”,以至曾胡等人多次叮嘱属下与之作战时要防止堕入起圈套。但是太平军却不能总结他们的经验,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理论化;而这个工作确是曾公来完成的,并且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二、扎营、行军 湘军的“防守反击”的战术决定了他们对扎营特别重视,有着详细而严谨的规定。湘军每到一地,哪怕只宿一夜,必然深沟高垒,严密布防,营垒未成不得休息、吃饭(很象古罗马军团啊)。要起一丈高、半丈宽的墙子,上有女墙供放的士兵掩蔽,墙外密植鹿砦防止攀爬,鹿砦外面再掘深壕,可以说是相当严密的配系。曾公常说自己师法古人,看看《尉缭子》里面对扎营的严密规定,也许对曾公也是有不少启发的吧。 湘军每次行军,必以精锐为前卫、后卫,中间是长夫、辎重。并且派遣斥候巡查四周,避免中伏。加上早上要花两个小时拔营,天黑前要花两小时以上的时间扎营,所以一天之中最多只能行军六个来小时,而且各营要互相支援,不得冒进,一日行程也就三十余里。机动性是非常差的,但是决少中伏或被偷袭。看看《孙子兵法》中“行道百里蹶上将”那段,对徒步行军来说三十里是正常的行程。不过后来湘军控制长江以后经常采用舟船机动,改善了一下机动性(后面我会专门谈到)。 太平军北伐援军的覆灭和幼天王被擒都是因为行军中只宿一夜而没有布防被清军偷袭所制。可见湘军行军之法虽慢,但是却是极为牢靠安全的。 三、看地形 因为要时常采取守势,占据有利地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曾公非常反对在地图上纸上谈兵,他主张要实地考察地形,选择有利地势来作战(林彪也非常强调看地形)。湘军扎营,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一面临水更好),以免被断绝汲道(无粮尚可坚守几天,无水可是一天也守不住,马谡之败就在于此)。在这个条件下如果能够有高阳之处更好,切忌扎营于低洼潮湿的地方(想想水淹七军)。 曾公还主张看地形时不要带太多人马,人多目标大不说,倘若太平军见到发兵来攻,战则容易折大将,走则要堕士气。所以带三五随从,轻装简行即可(总觉得有点冒险)。湘军这种重视实际的作风比起当时其他清军要高明很多。 四、制江权 在南中国水网密布的地区作战,水师是极为重要的,曾公创立湘军之始就极重视水军,特意从广东水师请来将佐教习水军,制造楼船。结果太平军用小船围攻湘军水师大船,湘军大败,曾公也差点投水殉国。当时太平军困湘军水师于江西,曾公新败,又客居他省(江西士绅、官吏当时并不欢迎湘军),可以说内外交困。但是太平军没有想到曾公后来会成为如此可怕的对手,而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从此曾公改革水军,学习太平军战法,不用大船,改用长龙、舢板。并且从两广购买大量英国前膛炮(一次就有两百余尊)增强水师火力。而太平军因为内耗不断,实力减弱,终于一败涂地,长江天险从此为湘军所有。 有了制江权,湘军的战略主动大大加强,一方面可以利用水路机动军队(行动更迅速、安全,士兵体力消耗少。李鸿章建立淮军时,曾公还租用英轮来给其运输支援兵力。),另一方面后勤给养用水路运输也更加高效、安全(古罗马军团也是利用地中海的舰队来机动和运输补给的)。天京之役,李秀成虽然占有兵力优势,但是他的粮草通过陆路转运,十分不便,时断时续,大大削弱其部队的战力。最终因为粮草不济、损失惨重而不得不退兵。湘军虽然兵少,但是补给充足、火力凶猛、凭坚据守、以逸待劳,所以可以以少胜多。所以说湘军之所以能够越打越勇、越打越强,长江巡防水师的功绩是不可缺少的。 综上所述,曾公师法古人,在实践中探索的这套战法对当时湘军的状况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扎硬垒、打呆仗,湘军战法看似笨拙,其实是以拙胜巧的妙着。湘军兵少,兵员素质不高,将领缺乏战争经验(早期)是其弱点,但是当时清廷为外国所承认,湘军可以从境外购买大量新式武器,火力强劲是其优势;太平军正好相反,其兵多、将猛(早期),但是在外交和内政上都很失败,火器只能通过缴获来获得(自产的根本不堪用),弹药不充足,攻坚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多用正、少用奇,以火力决胜,避免肉搏就是扬长避短的正确战法。所以曾公才可以挽狂澜于既倒,就国家于危难,终于成就不世功业。但是要指出的是,虽然湘军新式武器装备较多,火力较强,官兵军饷较高,但是还是很经济的一支军队,从湘军建立到太平天国平定,湘军一共花费军费不过两千多万两(具体的记不清楚了),而毫无用处的绿营一年也要耗费同样的军费。 曾公的战法对后来中队有着巨大影响,后来的军队大多延续了这种战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火器的进步,这种机动性和主动性都差的战法就越来越不和时宜了。但是清军没有能够及时跟的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到了甲午战争期间,清朝的练军、淮军和老湘军仍然采用这种战法。但是日寇炮火猛烈、作战机动。清军的土垒根本无法抵挡新式钢青铜炮的攻击,单一、没有纵身的防御又常常被迂回到其侧后的日寇所突破。结果从成欢到九连城、鸭绿江,再到金州、旅顺,清军一败再败。固然有指挥、训练、后勤、士气等因素,但是战法的落后可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到了抗战初期,军队仍然没有放弃这种消极防御的战法,结果又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湘军的兴起,使清代兵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湘军建立前,清朝常备军为绿营。绿营兵为土著世业,将由铨选调补,军饷由户部拨给,兵权握于兵部,归于。湘军既兴,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由帅筹,其制正与绿营相反,故兵随将转,兵为将有。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当湘军在实际上取代绿营时,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便代替了国家经制的世兵制度,近代北洋军阀的起源,实始自湘军的“兵为将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