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0:16
在汉代,对于邑的治理有着特殊的称谓,即县和道。若邑中有少数民族杂居,则称之为道,而没有少数民族杂居的则称为县。这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所体现:“檄到,亟下县道,使咸知陛下之意。”裴駰的集解进一步解释说:“《汉书·百官表》中记载:‘县有蛮夷者称道,无者称县。’”在《汉书·梅福传》中,梅福多次通过县道向朝廷进言变法之事,请求借调使节,前往皇帝所在之地,详细陈述急迫的政事,但最终都被拒绝。
县道不仅是县内与县外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确保信息传递的重要路径。汉代学者王充在《论衡·别通》中提到:“夫县道不通于野,野路不达于邑,骑马乘舟者,必不由也。”这说明县道在当时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信息流通的关键环节。同样,宋代文人徐铉在《送史馆高员外使岭南》一诗中写道:“双旌驰县道,百越从轺车。”这里描绘的是县道上使臣乘坐的旌旗和使车的行进场景,表明县道不仅是县与县之间的重要交通线,也是朝廷与边远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县道在汉代不仅是连接不同地区的交通网络,更是信息传递和实施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县内的事务还是县际的往来,县道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