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0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1:31
企业该如何面对经济危机
日期:2008-12-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袭卷全球,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了。据专家们预测,这次危机将是继1929年经济危机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必然要引起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改革开发以来,中铝企业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本次危机对中铝企业经济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到目前为止,金融风暴对中铝企业的影响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表现,金属价格大幅下跌,铝市的前景不明朗,许多企业已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更多的企业处于苦苦支撑的阶段,前途渺茫,吉凶未卜。中铝企业同时遭遇寒冬,一片死寂。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中铝企业也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危机的影响。从笔者最近走访市场获得的资料来看,本次危机虽然还没有对中铝企业造成太大影响,但市场上也表现出了一些端倪,我们不能不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进入10月份,中铝企业销售增速放缓,中铝企业铝价格逐渐降低,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中国10月铝产量同比下降0.9%至109万吨。2008年11月6日,中铝在其公司网站上公布,受电解铝减产及氧化铝价格低位运行的影响,自今年10月下旬起,在成本较高的企业中减少氧化铝产量。截至11月5日,中国铝业已闲置氧化铝产能411万吨/年,约占公司总产能的38%,其中:中州分公司万吨/年,山西分公司110万吨/年,山东分公司117万吨/年,河南分公司120万吨/年。……种种迹象表明中铝企业想超越本次危机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面对金融海啸,各个公司各出高招;在谈到国家刺激时,铝企反映不一,然多数反映目前形势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有利因素仍大于不利因素。面对不可避免的萧条,中铝企业应如何应对以尽量减少损失是大家必须提前考虑的问题。
笔者看来,我们要想成功应对这场危机,力图把损失降到最小,甚至在危机中逆势而上,平稳过渡,首先必须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危机可能给铝行业带来的影响程度作一个相对客观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应急方案。
中铝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以及港口、仓储、运输等几个行业,这几个行业在危机中的具体表现将直接影响到中铝企业的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铝企业的寒冬已经完全显示出来了,虽然各级部门纷纷表现出救市的姿态,但其最终效果注定不会太理想,所以中铝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疲软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因而中铝企业将受到重创是不可避免的。基础建设一直是我国拉动内需的主要手段之一,即使在本次危机来临之际,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依然没有放缓,预计为了规避本次危机带来的冲击,降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家必然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从近期国家出台的相关来看,这方面投资进一步扩大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2009年对铝行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求发展,企业必须在保证生产正常,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国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信心求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一直是中铝企业的大用户,危机的到来使铝的需求量急剧下滑,铝价格下跌,铝产量缩减。与此同时矿石及其它资源也相对过剩,开采量随之减少,发展速度也相对放缓。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出现的这些情况,对我们中铝企业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素。
在危机的影响下,不仅国内市场出现萧条景象,而且出口商品数量减少,港口、仓储、运输等行业对中铝企业的需求也相对减少。尽管目前经济形式不容乐观,铝市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大,然而国家各项出台,强力扩大内需,对铝企的发展起到一个提振的作用。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次危机面前既存在不利于我们的因素,也存在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铝企业来说,“生”与“死”,“停”与“走”的决定者还在于企业自身,如何能立足企业自主优势,扬长避短,是成败的关键。就笔者看来,在这场危机面前主动优于被动,积极优于消极,清醒地面对比糊里糊涂的“冬眠”更有效果。在此原则基础上,笔者认为中铝企业要想成功应对本次危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快资金回收力度,降低资金风险 面对经济危机,中铝企业审视度势,冷静面对,通过优化生产、节能降耗等积极措施,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彰现出一流大企业的风范,中铝企业的发展要靠大家,当下优化生产,节能降耗是应对危机的有效办法,在更加谨慎评估投资的同时,以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客户,回报社会,相信此次经济危机将会是中铝企业一轮发展的契机。为了防止因危机带来的断供风险,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加快资金回收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逾期款项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危机真的使销售大幅度下滑,掌握现金是企业最基本的“保命”手段之一。
2. 努力压缩经营、控制成本 危机到来,每一笔资金都要用在刀刃上,铺张浪费的必然结果就是“死亡”,因而我们必须提倡“节约”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开源节流,降低能耗、控制成本。
3. 谨慎投资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一般企业为了减少风险往往减少投资,甚至停止投资。这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因为任何危机中都隐含着许多新的机会,紧紧抓住这些机会对企业规避风险,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虽则如此,此时的投资的确要加倍谨慎,一定要在“稳”、“准”、“快”的原则基础上进行。
4. 提高服务水平,在后市场中淘金 在危机的影响下,氧化铝销售必然有所下滑,但降低生产成本、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等方面的巨大市场依然存在,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在后市场中淘金,以后市场运营中所获利益弥补氧化铝下滑带来的损失。
5.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危机时刻更要苦练内功,这样在应对危机时才不会乏力,也会为危机过后的重振旗鼓奠定坚实的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1:31
自生自灭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1:27
简单来讲就是:
企业: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创新技术、管理经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
处理好强强联合和兼并
国家: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扩大内需
科教兴国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低碳经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1:27
参考修改,应该适合用
路甬祥:应对金融危机 迎接科技 (人民网)
记者:几个月来,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和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科技。一方面,希望科学技术在应对当前这场危机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也给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您能否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就此谈谈看法?
路甬祥:工业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始终与科技、科技创新相伴而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也是推动人类摆脱危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力量。
纵观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种种努力,调整劳资关系、推动消费、创造新的市场等措施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科技进步推动了产业,创造了新的支柱产业,比如汽车工业、航空工业、信息产业等,进而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
面对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我们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无疑都是拉动经济、缓解危机的有力措施。但从长远看,要真正摆脱危机,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新的产业与市场,创造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究竟在哪里?我看新能源很可能是一个重要方向。从长远看,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终将枯竭。而地球表面每年接受的洁净太阳能,大约是目前全人类一次能源消耗的8000到1万倍。假如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把太阳能利用的成本降下来,它将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能利用突破之后,紧接着可以考虑用太阳能制氢,汽车、火车、飞机都可以用氢作燃料。氢燃烧之后变成纯净水,饮用水的问题随之也就解决了。此外,像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循环经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健康产业,也都正在酝酿着大的突破。
世界正处在新科技的前夜
记者:作为科学家,您是否认为,新一轮科技的条件正日趋成熟?
路甬祥: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当前,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新的科技。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到来的时间不会很久远,估计也就在未来15—20年左右。
推动这场的动力,不只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金融危机。一方面,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少数国家攫取世界资源实现自身发展,这样一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数十亿人口走向现代化的宏伟历史进程,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求强烈呼唤新科技;另一方面,从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当代科学技术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日益凸显,新科技的先兆已初露端倪。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和科技的前夜。
远近结合,纵深布局,统筹兼顾
记者:您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激动人心的未来图景。但眼下很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应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您能否介绍一下,中科院在推动依靠科技力量应对与化解金融危机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路甬祥:面对当前形势,中科院提出,将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科学发展、迎接新科技挑战这三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纵深布局,统筹安排。
近期,我们已启动特别行动计划,积极动员科技人员将创新活动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最近将推动实施的项目包括: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宽带无线多媒体技术在灾后的四川重建统一的宽带网络,开发低成本医疗工程技术等;加快推进激光显示、半导体照明、煤的新一代高效洁净综合利用等一批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成果转移转化、人员培训、测试服务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如组织500个院属研发团队与500家企业结成对口战略联盟,免费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中期,我们将积极参与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提供科技支撑。产业振兴计划也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也好,总体目标都是要形成系统集成的先进生产力。中科院要做的工作,就是为此提供先进观念、基础科学、核心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着眼于长远,中科院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组织300多位优秀科技专家、管理专家和情报专家参加了18个专题组的研究,提出了面向2050年的科技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初步规划出至2050年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图景和相应的体系特征。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只有建设6到8个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如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绿色智能的先进材料与制造体系,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与服务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等,才能使我国的未来发展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有些事情必须由我们自己牵头来做
记者:实施上述近期、中期、长远规划,您觉得最关键的环节和最重要的保障是什么?
路甬祥:首先是自信心问题。我们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敢于思想,敢于自主创新。有的人往往觉得,很多事情连美国人都还没做,欧洲人也没做,我们急什么?事实上,有些问题假如我们不想而人家做了,那我们就只能落后于人,跟着人家走;另一些事情,比如水资源的问题,13亿人的健康科学问题等,人家远不如我们紧迫,更是需要由我们自己牵头来做。我们要以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来积极推动,转“危”为机创新发展。其次是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现在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了,但科技资源大部分还是按项目配置。实际上,基础、前沿研究是很难用项目配置的,最好是确定一些热点领域,对优秀人才和机构给予稳定支持,在确保诚信的基础上,给他们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环境。还有就是教育改革问题。我们的教育,还是要围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来改革,把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把教育搞好了,把科技搞好了,我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引领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一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