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学说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4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6:14


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和创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首先,漂移说的提出在1912年,由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这一理论指出,地球上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并非固定不动,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漂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古地磁研究显示,各地在地质时代中的磁极位置变化多端,固定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漂移说的提出,为解释地球位置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接着,海底扩张说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提出,由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共同创立。这一理论基于海底磁异常的研究,提出地壳的产生和消亡过程,并通过深海钻探的验证。海底扩张说进一步完善了板块构造理论,指出了地壳板块在海底的扩张和移动,揭示了地球表面动态变化的机制。



最后,1965年加拿大学者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指出地球表面被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这些板块之间通过活动带网络相互连接。1967年至1968年间,法国人勒皮雄和美国卫·麦肯齐将转换断层概念扩展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这一阶段的理论发展,为板块构造学奠定了基本原理,揭示了地球板块运动的规律和动力学机制。



综上所述,板块构造学的发展经历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三个阶段。这些理论的提出和验证,不仅解释了地球表面动态变化的现象,也为地质学、海洋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板块构造学,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和演化过程,对于揭示地球自然规律和探索地球科学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的成因、运动、演化 、物质组成、构造组合、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地球的岩石圈分解为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在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水平转动;相邻板块之间或相互离散,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囊括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转换断层、碰撞等概念和学说,为解释地球地质作用和现象提供了极有成效的模式,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