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各诊断方法要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1:5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0:01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关注是否有髋部外伤、皮质类固醇使用、饮酒或贫血等可能的诱因。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以及疼痛与负重的关系。查体时,髋关节的旋转活动是关键,早期可能表现为内旋髋关节时的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和轴叩痛等体征可能显现。早期检查可能发现Thomas征和4字试验阳性,晚期则可能发现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位等体征。



二、X线摄片


X线是股骨头坏死诊断的初筛工具,早期不易发现(0、I期),但II期及以后的病变会显示出硬化带、透X线的囊性变、骨折和塌陷等改变。建议做双髋后前位和蛙式侧位X线,后者有助于详细观察病变。



三、MRI


MRI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可观察到股骨头的残存骨骺线、低信号带和高信号区。T2加权相上可能呈现双线征。通常选用冠状位、横断面及矢状位扫描,增强MRI对早期病变检测效果显著。



四、核素扫描


核素扫描能灵敏检测早期股骨头坏死,但特异性不高。99锝二磷酸盐扫描显示热区与冷区对比有助于诊断,但需与其他髋关节疾病区分开。核素扫描可作为筛查和多部位坏死灶定位的工具。



五、CT扫描


CT对于II、III期的股骨头坏死,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边界、面积、硬化带和修复情况,对于软骨下骨折的识别优于X线和MRI。通过二维重建,可以全面评估股骨头冠状位的状态,对治疗决策有帮助。



综合以上各种诊断手段,医生会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准确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病情阶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扩展资料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 ,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