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人物年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4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5:22

1928年10月21日,余光中生于南京。


1947年,19岁,进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至厦门大学。


1948年,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


1949年,21岁,迁往。


1950年,22岁,5月到,9月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


1953年,25岁,与人合创“蓝星”诗社。


1956年,28岁,开始在大学任教,并与范我存女士结婚。


1961年,33岁,赴美国进修,次年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台任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19年,36岁,赴美国讲学一年。


1966年,38岁,任师范大学副教授,同时在台大等校兼任课程。


1969年,41岁,赴美国任科罗拉多州寺钟学院客座教授。


1971年,43岁,任师大教授。


1972年,44岁,任*大学西语系主任。


1974年,46岁,赴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0年,52岁,任国立师范大学英语系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


1982年,54岁,《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1984年,56岁,获吴三连文学奖散文奖。


1985年,57岁,离开,定居于高雄市,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国语文研究所所长,并获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


19年,61岁,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出版,并以此书获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获选为联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1990年,62岁,获选为中华*笔会会长。


1991年,63岁,获美西华人学会的“文学成就奖”、翻译学会的荣誉会士衔。


1993年,65岁,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中山大学聘为“中山讲座教授”。


1995年,67岁,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


1996年,68岁,《井然有序》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7年,69岁,长春举办全国书展,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余光中诗歌选集》及《余光中散文选集》共七册,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等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获吉林大学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1998年,70岁,广电基金会拍摄“诗坛巨擘--余光中”影集,获颁文工会第一届五四奖的“文学交流奖”、中山大学“杰出教学奖”、中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行政院新闻局“国际传播奖章”,散文集《日不落家》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七十大寿发表新作及新书出版等活动,被电视公司“人与书的对话”选为1998年“十大读书新闻”之第六。


1999年,71岁,傅孟丽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由天下文化出版,黄维梁、江弱水编选《余光中选集》五册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聘为“光华讲座教授”,苏其康主编《结网与诗风--余光中先生七十寿庆论文集》由九歌出版社出版,淡江大学主编之《蓝星诗学》推出“余光中特辑”,《日不落家》获颁吴鲁芹散文奖,应湖南文协之邀访湘,先后在岳麓书院、湖南师范大学、岳阳师范学院、常德师范学院、武陵大学演讲。


2000年,72岁,中文大学校友月刊,选出余光中、丘成桐、牟宗三、唐君毅、钱穆等十人为“中大最重要人物”,获颁高雄市文艺奖,《余光中诗选》当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南京举办“余光中文学作品研讨会”,武汉大学举办“余光中暨沙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颁授客座教授聘书,诗集《高楼对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2001年,73岁,江堤编选《余光中:与永恒拔河》,为“岳麓书院千年论坛丛书”之一,由湖南大学出版,黄维梁编选《大美为美--余光中散文精选》,列入季羡林主编丛书《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2002年5月20日,74岁,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白发苍苍的余光中先生回到母校,朗诵《钟声说》。


2007年,79岁,荣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


2010年,82岁,携夫人及女儿出访无锡江南大学,并受聘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82岁,余光中亲赴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参加2010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并创作纪念屈原的诗歌《秭归祭屈原》。


2010年6月17日,余光中携家人和流沙河、李元洛参观三峡大学,并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名为《我的四度空间》的演讲。


2011年3月24日,国立中山大学举办“书写·世界发光 余光中诗韵与音符的交响”讲座,余光中教授与陈芳明所长以谈话方式面对学生演讲。


2011年4月1日,受聘于浙大客座教授。


2012年4月20日,被北京大学聘为“驻校诗人”,并与朱炳仁进行了一场“诗与海峡的对话”。朱炳仁以诗言志,余光中题字:“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有隔阻,不阻云彩飞。”


余光中以《乡愁》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慕。朱炳仁认为诗与艺术相通,都是美的表达与真情实感的展现。两人的友谊源自于同源同根的同胞情怀,共同表达了对两岸团圆的期待。


扩展资料

余光中,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次年赴台,就读于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中文大学教授,现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大女儿余珊珊是英语翻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