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为何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以致让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7:0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1:18

传说朱元璋临死前,让儿子把自己一生的著作、遗言和一筐鱼送到京城,叮嘱务必要交到皇帝朱元璋手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刘伯温对朱元璋有怨气。为什么?

因为刘伯温在洪武四年回家后就生了病,本来慢慢调理也不至于会死。可就在这时,左丞相胡惟庸说奉了朱元璋之命来看望军师刘伯温,并给他送来了补身养气的好药,两人一阵寒暄之后,胡惟庸特意强调这药是皇帝让御医开的,对军师大人您的病很好好处,记住一定要吃啊! 刘伯温一是感恩朱元璋的君臣之情,二是害怕朱元璋那手眼通天的特务机关,所以按照“医嘱”,每天三次,每次三颗地服下了胡惟庸送来的药。

结果呢?病是不好反重,血都咳出好几斤出来。刘伯温心知肚明,胡惟庸心胸狭隘,这两人在同朝为官事就有过矛盾,他这是报仇来了。 问题是胡惟庸千叮万嘱:这药是皇帝要我拿来给军师吃的。那到底是胡惟庸自作主张,还是朱元璋卸磨杀驴呢?

刘伯温没准,只好在洪武八年的元旦早朝中,拖着病体强行入京,去和朝廷报道之余,委婉地向皇帝表达了“胡惟庸送药”一事。可朱元璋就冷冷地回了一句:是吗?可能是先生的心理作用而已吧! 就这一句判了刘伯温死刑,他明白自己已非死不可,于是下朝后就急忙赶回家办理后事,将上述的东西(遗嘱、著作、一筐鱼)准备好,让儿子在自己死后马上送入京给朱元璋。

刘伯温在洪武八年正月上旬入朝,正月下旬就去世了,而他的那些东西,也由儿子送入了南京,亲自交到朱元璋手上。 朱元璋看到那一筐鱼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有人说:这可能是刘先生给陛下的一点特产,没什么大用意。本来就国事繁忙的朱元璋,就把鱼煮了,分给了众人享有,也就不再去琢磨这位军师葫芦里到底是不是在卖药了。

 直到十七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这一年发生的一件事,才让已经万念俱灰的朱元璋察觉到:刘先生的那筐鱼,不简单啊!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帝国第一位、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去世,享年三十八岁。 朱标的死是朱元璋一生的痛,自此之后,朱元璋失去了他人生的目标,他为了朱标所做的一切付之东流。那刘伯温的那筐鱼和朱标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想一想就很清楚了。

朱标死后,朱元璋老泪纵横地问询百官如何是好,翰林学士刘三吾提到:皇孙还在。于是朱元璋就立了朱标之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大开杀戒,诸尽一切手握兵权、又桀骜不驯的功臣名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蓝玉案了,这一案牵扯人数达两万人。 

蓝玉案发生后,皇太孙朱允炆劝爷爷不要再杀人了,朱元璋一言不发,随手拿起棘杖,用手直接磨去杖上的荆棘,朱元璋举起血淋淋的右手,告诫朱允炆说:我是在帮你拔刺啊!朱允炆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但同时他也反问了一句:爷爷您分封诸王守卫边疆,又杀尽对我有威胁的人,以后武将造反有诸王,那诸王造反又该如何?

朱元璋一听懵了,他无言以对,因为他想起了刘伯温在十七年前送给他的那筐鱼:现在被杀的武将不就相当于那筐鱼,而朱元璋不就相当于钓鱼人吗?朱元璋杀尽武将,就和钓鱼人钓尽鱼塘里的鱼一样,水塘无鱼,那以钓鱼为生的钓鱼人不就得饿死,而朱元璋杀尽有能力的武将,到时诸王要真造反的话,那朱允炆该怎么办? 

朱元璋答不出来了,他只能以沉默来回应朱允炆的问题。这对爷孙彼此心知肚明,诸王在国家危险时是很好的勤王力量,而在之时,则极有可能演变成国家最大的威胁。朱元璋这时总算知道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先生,葫芦里真的是在卖药,而且卖的还是毒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1:15

古人的智慧和远见,真是太令人敬佩折服,刘基太聪明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1:18

送鱼送书,意思是如鱼得水!鱼🐠离开了水,结果就是死亡,提醒朱元璋打天下靠武将,治理天下靠文臣,要善待天下的读书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1:15

一切都是马后炮的说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1:17

伪造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