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3:30
吐突承璀,字仁贞,福建人,以其才华在黄门直东宫任职,并担任掖廷局博士。在唐宪宗即位后,他步步高升,被提拔为左监门将军、左神策护军中尉、左街功德使,封为蓟国公。
王承宗叛乱时,承璀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决心征讨,主动请缨。皇帝赞赏他的果敢,认为他能胜任,任命他为行营招讨处置使,带领左右神策军及河中、河南、浙西、宣歙等地的军队。内寺伯宋惟澄和曹进玉分别担任馆驿使,负责不同区域的事务。然而,谏官李庸阝等人对此表示异议,认为中人不应担任大帅,担心引起四方的嘲笑。因此,皇帝改任承璀为招讨宣慰使,并在御通化门为他送行。尽管承璀统兵并无长远计划,被卢从史轻视,一年无功,最终在皇帝的诏令下,他逮捕了从史,并通过密谋使承宗上书请罪,随后班师回朝,继续担任左神策中尉。
李平仲承璀轻率用兵,耗费国库,损害国家威信,建议处斩以谢天下。尽管皇帝不愿,但仍将他贬为军器庄宅使。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左卫上将军,管理内侍省。然而,因牵涉刘希光案,承璀被贬为淮南军监军。在李绛的强烈反对下,他最终被流放到峡州司仓参军。直到穆宗即位,承璀的命运才有所转变,虽然他请求立澧王为皇储未果,但他的遗愿在宣宗时期得到了部分实现,其子士晔被提升为右神策中尉。
当时,各地进献的宦官众多,福建和岭南尤为突出,他们日后大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被誉为“中官区薮”。杜宣猷担任观察使期间,每年都会派祭奠这些宦官先人,被称为“敕使墓户”。而关于承璀的争议,始终未平息,直至李相国论事时,再次引起讨论。
吐突承璀(?-公元820年),唐朝宦官,字仁贞,闽人。初在太子李纯东宫中充当小宦官,后由于性情聪敏,被提拔为掖廷局博士。唐宪宗即位后,对他倍加宠信,先后加官进爵,封为蓟国公,成为当时宦官中颇有权势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