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5:43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有专家学者说:“中国玉文化造就的辉煌绝不亚于长城和秦兵马俑,甚至可以说玉文化的成就已远远超过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造就玉文化的要素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则是古玉器的加工要素。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有专家学者说:中国玉文化造就的辉煌绝不亚于长城和秦兵马俑,甚至可以说玉文化的成就已远远超过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造就玉文化的要素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则是古玉器的加工要素。正由于中华古先民高超的加工技艺,才能有令人叹为观止古玉器瑰宝。在离不开使用机械加工玉器的今天,已经难以确切想象古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因此通过对手工和机器工的区分可以辨别古玉和赝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古玉中加工玉器的工具是石,而与金属物无关。《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汉字结构中的王和石都明示了古玉器加工在此时与金属无关。其实在此时期铁的硬度与和阗玉的硬度还相差很多,因此说从战汉时期开始用铁来加工古玉是不能自圆其说的。除了现代采用钢材复合金刚砂制成工具并仰仗机械加工玉器之外,无论有金属或无金属的时代能加工古玉器的,非石莫属,金属还当不了攻玉的主角!
金刚石雕琢了高古玉
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用普通的划玻璃刀刻划玉器后,在显微镜下比对了古玉的刻划痕,发现两者刻划痕迹基本共同;笔者还发现嵌在玉器槽中或眼中的小石子,用其划刻玉器本体也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即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小石子,竟然超硬,能轻易刻划和阗玉,其划痕与古玉纹饰的刻划痕基本一致。同时这小石子又不会被钢锉、钢刀等所损伤。因此此小石子很有可能是金刚石的颗粒。
观察玉工应使用显微镜
在观察玉工的特征时笔者提倡使用显微镜,受目之所及的局限,除了少量的微痕以外,绝大部分微痕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几年前中国文物报就有一文讲道:对玉器纹饰要进行微痕研究。实践证明显微镜可使隐性的微痕变为显性,可使玄乎神秘的假想成为能够以量化和质化来彰显的依据。除了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看(20X至160X乃至320X较为有效),甚至还要用显微照相计算机放大才能看清。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多见的显微镜作用有限以及相机的问题,也许不能达到相应的能见度。目前,许多专业人士已经渐渐认识到显微镜的作用,开始把其运用到鉴定过程中来。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驾驭显微摄影技术,也需要一个过程,务必要避免造成没看见就以为不存在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