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8:07
八角鼓,源于满族民间,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那时它作为一种曲艺形式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艺术形式通常有多人参与,乐器由演唱者自行演奏,主唱者击打八角鼓,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口、对口、拆唱、群唱以及化装表演等。在清代的扶余,作为北方文化重镇,八角鼓非常流行,每逢节日和堂会,都会听到八角鼓的演唱。艺人们在城镇书场、茶肆、集市和农村等地频繁演出。
自清朝末期至中华,八角鼓在扶余盛行,无论是民间喜庆还是官绅堂会,都可见其身影。演唱者既有满族也有汉族,既有职业演员也有业余团队。程殿选,一位声誉很高的汉族演唱者,既是持鼓主唱者,又是演出组织者。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徐达音等人根据程殿选的口述整理出了多个曲目和曲牌。
1955年,八角鼓作为满族文化遗产被发掘和抢救,随后在1959年,扶余的文化部门推动了八角鼓向戏曲化的新城戏转化。实验剧团《箭帕缘》的成功演出,促使新剧种新城戏正式命名,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和移植了更多剧目,奠定了剧种在县内的艺术根基。音乐上,它融合了〔靠山调〕、〔四句板〕等曲牌,形成了丰富的板式变化和曲牌联套结构。
文化大期间,剧团结构有所调整,但1978年恢复后,剧种建设再次活跃。八十年代,剧团和文化部门致力于突出满族特色,创作了如《红罗女》这样的剧目,并在音乐和艺术表现上向满族歌舞靠拢。至1966年,扶余县新城戏剧团已编创和演出超过两千场,成为该地区专业剧团,同时也带动了业余剧团和宣传队的演出,新城戏在扶余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
20世纪60年代初,以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发展而成。因扶余在清代曾设新城府治,故定名为新城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