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2:40
一天,女儿把眼睛周围贴上闪闪发光的多彩小水钻,那样子像小魔女,简直把我吓了一跳。随后又用丝巾围住身体,在我跟前转了一圈。那个兴奋劲仿佛电视上的吉普赛女郎,一边转一边说:妈妈,如果我长大了变成这个样子,你会不会训我?我笑:等你长大后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样子,现在可不行,在家里可以胡闹,去学校就要守点规矩。女儿对于这一点倒是蛮赞同的,去学校时规规矩矩地穿好校服,戴好红领巾,却按时在家里胡闹。当然,我是许可这种行为的,哪个孩子没有长大后的奇思妙想,而这又有什么大不了。
随后,女儿又把奇思妙想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最令人震惊的在她4岁时偷偷地剪头发事件。那天,我正在做饭,她在客厅里不声不响,等我纳闷过去看时,人家早已经用剪刀把刘海剪掉一半,见我过来,有点胆怯地后退。问她为什么把头发剪了,女儿回答:因为喜欢班里妞妞的短发,也想弄个短发。说到这,我哭笑不得,忙扫起地上的头发,拿过镜子让她照,这时的她或许正在为自己的创举而暗自高兴吧?事实并非如此,照了镜子的女儿哭了起来,原来发觉自己剪得太不好看了,这次可真是为了奇思妙想付出了代价。看到这,我并没有打击她,而是帮她把刘海用发卡别回去,立马她又光鲜了起来。你看看,虽然有时候奇思妙想也会惹祸,但是,坦然的面对就会好许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女儿时常有奇思妙想的念头,或是扮成小魔女,或是弄点奇怪的梦想,每次都把我逗得大笑。对于她的奇思妙想,既不去肯定这种行为又不去压制,让她自己承担奇思妙想带来的开心和苦恼吧,那是属于她的事,当然我更喜欢分享。
可是,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的奇思妙想,就恨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来压制。记得一次亲子活动中有这样一项游戏,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完成一幅画,女儿用她的想象力来画蓝天白云,我负责给她添上小鸟和花朵,这可是项简单的任务,有点见缝插针的感觉。虽然女儿画的有点抽象,并不是很好看,但是在我画的小鸟和花朵的配合下,整个画面显得生动起来。这时突然听到旁边一个妈妈训斥孩子:你这样画不好看,蓝天应该是蓝蓝的色彩,你怎么弄成多彩的?白云应该是白色的,你怎么弄成黄色的?孩子不乐意的解释:我想蓝天是多彩的,把白云也映衬成黄色。妈妈随之恼怒:赶紧撕掉,重新画。只见这位妈妈又换了一张画纸,干脆自己画了起来,孩子在一旁无奈地掉眼泪,一张原本由母子双方完成的画卷变成了妈妈一个人的作品。而现实中,这样的实例还少吗?
当你用成人的思维来压制孩子的时候,无疑也会阻断了孩子的想象力,失去想象力的童年又有什么意思呢?在孩子的思想里,小鸟是会唱歌的,蓝天是多彩的,小草也会喊疼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活的,这种想象力会带动孩子走向另一个多彩的世界,从而创造出不同的作品。这位妈妈显然用自己的行为打压了孩子,下次孩子是不会与她再合作什么了,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两种,一种是人云亦云,随着别人的思路行事。一种是刻意古板,依着一个路线走下去。这两种性格的养成,自然带有父母强制的影子。
强制会阻断孩子的奇思妙想,而奇思妙想又是孩子的天性之一,阻隔势必扭曲性格的发展,这种管还不如不管。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他的思维,管制下成熟感会过早的缠上孩子的脸,无形中也过早地压制了孩子的童年,没有了奇思妙想的童年,想想就挺没劲的。对于这一点,与其渴望孩子早熟,不如让孩子晚熟一些享受童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