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3:1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0:07
受精卵无论过了细胞的哪个阶段,都具有全能性。不会因为和分化失去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一个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植株,这就是所谓的植物细胞全能性。这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0:06
胚胎干细胞之后,就没有全能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0:04
全能性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指生物的细胞或组织,可以分化成该物种的所有组织或器官,形成完整的个体的能力。
关于全能性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三种。
一种是说“已分化细胞具有重新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
这种说法将受精卵排除在外,
但事实上现在人们达成共识认为受精卵全能性最强;
一种说法是“一个细胞包含着这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这种说法严格讲是将花药离体培养或卵细胞发育成个体排除在外了(存疑);
1984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作出的定义最全面“细胞全能性为细胞的某种特征,有这种能力的细胞保留形成有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
这个定义包含了受精卵、花药、卵细胞的分化发育,也包含了培养细胞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情况(如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受精卵当然是具有全能性的,动物随着其个体发生的进行和决定之后全能性便失掉。与此相反,在植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仍保持全能性。这可由从胡萝卜和烟草等数种植物的茎、根的愈伤组织分离出的细胞或叶肉细胞,通过培养胚的发育或器官分化而再生成植物体的实验得到证明。
分化细胞保留着全部的核基因组, 它具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即能够表达本身基因库中的任何一种基因,也就是说分化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称为全能性。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和发育初期的胚胎细胞,有分化成为组织、器官、形成个体的能力称之为全能性。
随着这一发育过程的进行,一个细胞所具有的分化能力,被局限在细胞所属的肌器、器官和组织内。对哺乳动物在胚胎形成阶段的早期,核的全能性却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