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5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9:11

纵观李密的用人策略,其李密的领导作风有看法,某次喝酒,说过几句过头话,李密不高兴,就把他调到外地。秦叔宝和程知节均可独挡一面,李密却让两人当了卫队领导。二是缺乏气度。李密自持有学问,傲气十足,对他人的才能有点儿妒忌。魏征第一次见到李密,就献上10条谋略,李密看了,以为很好,然后就没了下文。在与王世充决战前,魏征提出了正确主张,却受到嘲弄,被斥之为老生常谈,气得魏征拂袖而去。祖君彦“博闻强记,文辞赡敏,著名海内”,在李密手下,只是抄抄写写,露脸机会不多。还有的人作战勇敢,功勋卓著,但没有得到提升和重用,心里不平衡。三是处置特殊问题严重失当。翟让事件是李密的重大败笔,也是其事业下滑的端点。翟让能够拉起队伍称雄一方,又让贤于李密,心胸非寻常可比。李密本是外来人口,加入团队没多久,就成了主要领导,难免有人会有想法。事实上,翟让的部属确有人不本分,想帮翟让夺回权力。他的亲哥甚至说:“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对于李密来说,这是个重大的政治考验。他完全可以谨慎一点儿,宽容一些,采取灵活的方法把问题处理好。因为和平解决的条件是具备的,起码翟让没有野心,也反对部属的想法和说法。但是,李密却采用了最原始的手段,乘对方没有防备,下狠手杀了翟让等人,从此,“密之将佐始有自疑之心矣。”   他既没有目标激励,也缺少物质刺激,部众积极性严重受损  李密的队伍属于杂牌,有贫苦农民,也有市井无赖,大伙跟你李密玩儿命,图啥?当然是利益,这种利益既包含眼前的名利渴求,也有对未来的更多期待。李密对此虽然一清二楚,但举措不当,实事儿办得不多。首先,他的目标不够清晰,让人看不到希望。他固然有宏大构想,也宣称要夺取天下,但又多次拒绝称帝,再加上洛阳久攻不下,人们对未来疑虑重重,普遍不乐观,一有风吹草动,就呈惊弓之态。其次,他对部属的利益需求关注不够。早期,他攻占兴洛粮仓,“开仓恣民所取”,以致白米盈地,浪费巨大。他显然没做长远考量,不建府库,没有积蓄。有人立了大功,他无官可封,无物可赏,立了也白立。这方面,李渊父子比他高明得你不给人以希望,不让人得到实惠,人家有理由腻歪,后面的事儿,你自已看着办吧。   功败垂成,留下的不只是遗憾,还有诸多警示。其中,对领导素质和功力做些追问,显得尤为必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