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2:42
在古代,地方被称为知,其含义在于掌管并了解政务。知县这一称谓源于唐朝的府州,宋代时更为常见,但最初并非正式官职,多由他职代理。作者文鼎在光绪乙未年润五月,从静海调任滦州,代理知州。权知一词源于对代理责任的强化,以防止推诿。对于政务管理,虽然簿籍核查和案件清理是基本职责,但重要的政体决策并不完全依赖于此。历史文献中,地方志书如郡邑志书,是了解一地风土人情的重要来源,周代的外史就是负责编修方志的。滦州志的编修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知州陈士元主持。
国朝至嘉庆年间,滦志共续修了五次,其中最后由知州吴士鸿完成。之前的版本已难见,只有陈志的编目和序言得以保留。作者试图通过追溯吴志的各序,复原陈志的风貌,但续修者往往失去简朴的传统,事实虽有所增补,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细节逐渐模糊。从吴志修编至今已近九十年,虽然土地依旧,但河流泛滥、水患频发,以及社会风俗、人物变迁、演变等都发生了变化。官府的举措、民众的生活、法律制度的兴衰,即使是记录在胥吏之手的文件,也难以保存完整,口耳相传的民间记忆更是难以考证。因此,追溯九十年前的事迹,往往难以找到确凿依据,许多历史细节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消失,难以深入探究。
成书时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