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合一解说》第十一章 至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07 09:0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9 06:19

【原文】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解释】天下有至乐存在吗?有可以长寿养身的方法吗?现在应当做什么,又有什么依据呢?应当回避什么,又应当安处何处呢?应当趋就什么,又应当舍弃什么?应当喜爱什么,又应当厌恶什么呢?庄子在探讨人生的智慧,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活得更有意义。

【原文】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解释】天下人所尊崇的,无非是富有、高贵、长寿和仁善美名;所乐的,是身康体泰、居住舒适、山珍海味、漂亮的服饰、赏心悦目和美妙动听的音乐;所鄙视的,是贫困、卑贱、夭折和恶名;所感到痛苦的,是身体不得安逸,嘴巴不能吃到美味,形体无法穿到美丽的服饰,眼睛看不到赏心悦目的东西,耳朵听不到美妙的音乐。庄子在描述人类对物质的渴望,同时揭示了这些追求可能带来的痛苦。

【原文】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解释】富有的人,为了积累财富而劳累身体,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却无法完全利用,对形体的追求显得过于外在。高贵的人,日夜劳心劳力,思虑仕途是否顺利,对形体的关怀显得过于疏远。人生总是伴随着忧虑,长寿的人也难免感到糊涂和痛苦。烈士虽然得到天下人的称赞,却未能使自己免于生命之苦。庄子对于善恶的探讨,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原文】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解释】当今世俗所为所乐之事,我无法判断这些乐事是否真正让人快乐。我观察世俗的乐事,人们争先恐后地追求,仿佛被迫一般,都说是乐,但我并不认同这种乐。是否存在真正的乐呢?我认为无为才是真正的乐,但世俗的人却认为这是最大的痛苦。庄子指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揭示了人类对快乐的复杂认知。

【原文】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解释】天下的是非难以确定。尽管如此,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可以活身,只有无为才能达到至乐。请让我尝试解释。天无为而保持清虚,地无为而保持安宁,两者的无为相合,万物得以化育。模糊而不可见,万物从无为中生出。故说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人又有谁能做到无为呢?庄子描绘了无为与万物化育的关系,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原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