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7: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22:55
提到老北京芝麻酱烧饼,我便会想到一个长的大笸箩里,放满了巴掌大的烧饼,饼面上的芝麻焦香酥脆,咬一口,满口掉渣,里面则是千层夹着的芝麻酱和椒盐馅,外焦里软,酥脆可口。吃烧饼讲究一手拿捏着烧饼,一手在下面托接着掉落的芝麻和烧饼渣,那可都是精华…烧饼的浓郁香气能充斥着整个小店甚至是门外路边,熟悉这种味道的路过的吃货们无理由地会被吸引过来。
在北京,好吃的芝麻酱烧饼大都来自的清真饭馆:比如牛街输入胡同的清真烧饼,排大队是日常一景;后海李记酱肉爆肚店,烧饼要就着羊肚汤吃;东五环外常营区的李小老烧饼也是在方圆几公里都闻名的,甚至家住燕郊的人也有好他这一口的,他家每天早上都是人满为患,烧饼就杂碎汤/豆泡汤吃最是火爆。烧饼除了直接吃、就羊汤吃、就烤肉吃、作为涮完火锅之后的主食吃、还可以把烧饼从中间切开,里边塞上几块肘子肉或是酱羊肉、酱牛肉,便是一个“烧饼夹肉,吃起没够”的中式汉堡。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祥子攒了三年的钱,买了第一辆车;过于快乐,遂将买车日定为自己的生日。为了过这个大日子,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然后,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比如热烧饼夹爆羊肉。”在旧时普通平民祥子的眼中,热烧饼夹爆羊肉可以做为生日的大餐来享用。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同西域时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据〈资治通鉴.玄宗〉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裹腹,任宰相的杨忠国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胡麻饼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清油、碱面、糖等为原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
清廷御厨赵永寿潜心研究烧饼制作技艺,研制出了独特的多层麻酱烧饼制作工艺。普通烧饼15层左右,赵永寿的麻酱烧饼可以达到21层,且冷后加热和刚刚出炉的烧饼没有丝毫差别。清朝灭亡后(初期),赵永寿流落民间,开始做起了烧饼作坊,专营老北京多层麻酱烧饼。1925年,赵仁斋与赵永寿等原御膳房厨师合伙在北海公园开设仿膳,经营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1955年,仿膳改为国营,1956年,更名为仿膳饭庄。
田德忠在仿膳饭庄拜赵永寿为师,学得老北京多层麻酱烧饼技艺,成为老北京多层麻酱烧饼第二代传人。后田德忠调到隆福寺小吃店做厨师,王福玉拜田德忠为师,成为第三代传人。后来冯怀申拜王福玉为师,成为了传承人,冯怀申担心老北京烧饼可能失传,为了不让这门手艺丢了,他先后收了两次弟子,共二十人。2017年,冯怀申在房山区为老北京烧饼制作技艺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承人。 老北京多层麻酱烧饼的手艺和文化得以流传至今。
或许你已经习惯了去老字号排队买一兜子的烧饼回家慢慢吃,不过闲时也可以在家里试做一把。记得在春节前后的疫情期间,有不少人在家学会了发面,成功地做出了馒头和包子。做烧饼也一样,不试不知道,试了便知,原来做美食也可以很有趣、上手便成瘾…今天我就来和你分享一下老北京芝麻酱烧饼的家常做法,感兴趣的你不妨一起来试试吧~
一、老北京芝麻酱烧饼的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250克,小苏打2克,食用油10克,芝麻酱50克,水140克,花椒面2克,小茴香面2克,盐3克,芝麻适量,酱油、白糖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