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电子对效应解释与其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8:5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8:36

惰性电子对效应解释与内容涉及到原子半径、电子能级与原子性质之间的关系。该效应的解释包括轨道重叠减小、键合原子内层电子增加导致斥力增加以及相对论性效应。

在第一种解释中,随原子半径增大,价轨道伸展范围增大,使得轨道重叠减小。在第二种解释中,键合原子的内层电子增加导致斥力增加,使得平均键能降低。如GaCl3、InCl3、TlCl3的平均键能分别为242、206、153 kJ·mol-1。最近的相对论性效应解释了6s2惰性电子对效应,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旋-轨作用、相对论性收缩和相对论性膨胀。

相对论性效应包括内层轨道能量下降、外层轨道能量上升。轻重原子相比,重原子的相对论性效应更为显著,主要是由于重原子的m(即mC2)较大。相对论性收缩表现为内层轨道电子云收缩,屏蔽作用增加,导致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外层轨道能级上升。相对论性膨胀表现为轨道远离原子核,一般表现在d、f轨道上。

重原子的相对论性效应显著体现在原子半径、第一电离势、电子亲合势、化合物键长、化合物颜色、第二电离势和化学性质等方面。例如,Au与Ag的性质对比揭示了相对论性效应的重要性。此外,相对论性效应还可以解释第六周期元素普遍比第五周期元素有更高的氧化数、镧系元素最高价数与锕系元素的性质差异等现象。

对于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与不连续性,镧系收缩理论以及相对论性效应提供了不同的解释。镧系收缩理论认为,f亚层电子对核电荷的屏蔽作用减弱,导致有效核电荷增加,进而影响原子半径和电离能。相对论性效应则认为,f电子的不完全屏蔽因素是由于4f和5d轨道的相对论性膨胀而远离原子核。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6s轨道的相对论性收缩较为显著,使得6s电子受到的屏蔽作用较小,原子核对6s电子的吸引力较大,导致原子半径缩小和稳定性增加。


扩展资料

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Ga,In,Tl;Ge,Sn,Pb;As,Sb,Bi等,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不协调的。即屏蔽效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8:36

惰性电子对效应解释与内容涉及到原子半径、电子能级与原子性质之间的关系。该效应的解释包括轨道重叠减小、键合原子内层电子增加导致斥力增加以及相对论性效应。

在第一种解释中,随原子半径增大,价轨道伸展范围增大,使得轨道重叠减小。在第二种解释中,键合原子的内层电子增加导致斥力增加,使得平均键能降低。如GaCl3、InCl3、TlCl3的平均键能分别为242、206、153 kJ·mol-1。最近的相对论性效应解释了6s2惰性电子对效应,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旋-轨作用、相对论性收缩和相对论性膨胀。

相对论性效应包括内层轨道能量下降、外层轨道能量上升。轻重原子相比,重原子的相对论性效应更为显著,主要是由于重原子的m(即mC2)较大。相对论性收缩表现为内层轨道电子云收缩,屏蔽作用增加,导致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外层轨道能级上升。相对论性膨胀表现为轨道远离原子核,一般表现在d、f轨道上。

重原子的相对论性效应显著体现在原子半径、第一电离势、电子亲合势、化合物键长、化合物颜色、第二电离势和化学性质等方面。例如,Au与Ag的性质对比揭示了相对论性效应的重要性。此外,相对论性效应还可以解释第六周期元素普遍比第五周期元素有更高的氧化数、镧系元素最高价数与锕系元素的性质差异等现象。

对于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与不连续性,镧系收缩理论以及相对论性效应提供了不同的解释。镧系收缩理论认为,f亚层电子对核电荷的屏蔽作用减弱,导致有效核电荷增加,进而影响原子半径和电离能。相对论性效应则认为,f电子的不完全屏蔽因素是由于4f和5d轨道的相对论性膨胀而远离原子核。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6s轨道的相对论性收缩较为显著,使得6s电子受到的屏蔽作用较小,原子核对6s电子的吸引力较大,导致原子半径缩小和稳定性增加。


扩展资料

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Ga,In,Tl;Ge,Sn,Pb;As,Sb,Bi等,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不协调的。即屏蔽效应。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