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8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7小时前
在中国,精神疾病患者比例接近一成,成为医疗体系巨大负担。精神疾病,或称精神病,涉及大脑功能失调,影响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CCMD-3分类标准将之分为多种类型。
精神症患者思想情感与现实脱离,情感反应淡漠或倒错,症状包括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及单纯型,后者发展缓慢且预后不良。
偏执型精神病,包括偏执狂精神病及类偏执狂精神病,前者有固定、系统妄想,人格保持完整,后者有妄想及幻觉,但人格较完整。
反应性精神病,由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引起,症状在创伤消除后消失,预后良好,个别存在神经症症状。
世卫组织统计精神疾病总数接近400种,包括失眠症、厌食症、酒精依赖等。全球对精神卫生投入不足,治疗供需差距显著,低收入国家治疗率低至76%-85%。
中国计划改善精神疾病治疗条件,2万专科医生有望增加至4万。但治疗费用高昂,重症患者贫困率超过50%,精神疾患占疾病总负担首位,预计到2020年比率将升至1/4。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挑战,缺乏精确诊断工具,仅凭病史和临床表现。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保律完善,但“被精神病”现象仍然存在。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较世界多数国家低,可能导致过度或不当治疗。精神病院的关注点应放在患者现状及精神卫生领域的忽视。